大多数士族都在支持卫钟道,这一点并没有出乎林楚的意料之外。
汉末走到这一步,与门阀豪强的贪婪是分不开的。
天下大多数的粮食几乎都集中在门阀手里,他们从不在意百姓的死活。
再讨论片刻,蔡琰的声音响起:“议题到此结束吧,现在吟诗听曲,刚才林楚公子奏的曲子应当是新曲,不知林公子还有没有其他的曲子?”
“才华有限,只此一曲。”林楚扬声道,不想再当显眼包了。
蔡琰平静地看了他一眼道:“那么公子有没有诗作?”
林楚正要说话时,一侧有人扬声道:“林公子大才,我愿出一千金求林公子一首诗作。”
一千金?林楚顿时就来了精神。
这种送钱的事,他最是高兴了。
一侧有人送上了笔墨与纸,林楚想了想,直接抄了一首《短歌行》。
纸其实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只不过是蔡伦改进了,让纸张变得更加适合书写,否则战国时就不会有“纸上谈兵”的典故了。
抄这首诗有点对不起曹老大了,但合适的诗不多,这首恰恰应了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林楚抄了这首诗,也恰恰迎合了今天的议题,治世。
写完之后,他交给身边的人,蔡琰起身,急忙道:“奴家先看看可好?”
有人一路送到蔡琰的面前,她展开看了一眼,眼睛蓦然一亮。
林楚的字很漂亮,前一世的兴趣班报得有点多,读书时必须要练一手好字,必须背更多的古诗词,这都是潜规则了。
“好诗,的确值千金!”蔡琰扬声道。
接着她将林楚的字给所有人传阅了一遍,最后才到了那位要以千金买诗作的人手中。
那人生得倒是高大,白白胖胖的,应当是不到三十岁。
他大步来到林楚身前,认真行了一礼道:“见过林公子,在下张世平,来自冀州中山国,目前在行商。”
林楚的眼睛一亮,这可是汉末有名的大商人了,刘备的初始发展与他的资助有关。
“不如我们到那边去聊聊?”林楚伸手指了指一侧的小树林。
有些话不能在这种场合说,这个时代的商人投资的都是人,是未来,林楚相信他能打动张世平。
张世平点了点头,两人正要转身离开时,蔡琰的声音响起:“林公子的诗倒是符合今日议题。
渴求人才,希望天下归一,治世离不开人才,林公子有仁义、有胸怀,奴家若是男儿,一定愿追随在林公子身边,助他一臂之力,光复江山。”
一些人迎合了几句,林楚怔了怔,这蔡琰有点意思啊,这明显就是在帮他了。
一侧的小丫鬟嘟囔了一声:“小姐偏心,他就是为了一千金才写的诗作,这样的人就是个商人,哪里有胸怀了?”
“就你多嘴!”蔡琰扭头瞪了她一眼,低喝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