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植的大本营并不在江南,而且江南属于天子脚下,有些事情他是没办法掌控的,为了不被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牵连,他只是象征性的招进来几个实力不强的商人,以充当东南商会深入江南地区的触角,其他的一概拒绝。
还有就是他自己至少要保留东南商会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才能彻底控制商会,而剩下的四十万份股票,已经卖出一半多了,剩下的还不够两广和江西的商人分,贸然引入江南地区的商人,实为不智。
若要大范围引进江南商人,起码也要等福建两广地区的商人具备一定的实力才行,而这些地区的商人实力,明显还要再发展一段时间,才可以与江南分庭抗争。
不是朱植歧视江南商人,而是江南商人的利益牵扯相当之广,为了不招惹那边的达官显贵,老实本分一点总没有错。
毕竟现在朝堂上的官员,多为江南人,若是抢了他们的利益,说不准这些官员会联名参自己一本。
朱植肯定不怕这些官员,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还是忍住了过早向那边伸手。
在朝堂之上,朱植没有任何势力,也没有任何利益瓜葛,就连在福建的官员,朱植能不和他们联系,也尽量少联系。
正是因为他的这一种态度,让福建的官员对闽王的观感还不错,而且这段时间,朱植自掏腰包帮助泉州城大搞建设,让泉州府的官员对他好感大增,毕竟这可都是政绩,也许等泉州城建设好了,他们还会因此而升官。
所以朱植和泉州府也算相敬如宾,客客气气。
其他府的官员,对朱植虽说没有泉州府的这么有好感,但也不算差,除了刚开始朱植建设王府时,征调了他们一些砖瓦,其他时候,朱植并未实质上要求他们做过什么,顶多当一个传声筒,向治下传递朱植的政策。
对比其他藩王,朱植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王爷了。
前些日子,还有藩王就藩时,因为强征民夫建造王府,搞的当地怨声载道,差点出现民变,朱元璋下令强制停止王府建造,才止住这个声势。
碰到这种藩王,当地的官员心中肯定有气。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朱植只是没有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就立刻成了一股清流。
好人都是对比出来的,就拿秦王和晋王来说,那可都是凶名在外,被朱元璋多次斥责扔不知悔改的藩王,在秦地和晋地的官员,对此深有体会。
福建的官员听到这些传闻,再看朱植,就顺眼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