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仲怀,你都说他们是小人了,和他们生什么气?”李安宽慰道。
“子谦,现在怎么办?王通判被押解回汴京问罪,凶多吉少啊。”顾廷烨担忧道。
虽说大宋不杀士大夫,但是一旦王安石被贬去偏远地方,以后新君继位,还能不能想起王通判都难说。
李安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其实此事是福非祸。”
“嗯?”顾廷烨闻言一愣,疑惑的看着李安。
“之前官家态度暧昧,官家突然下旨,撤了介甫兄的职务,很可能是因为弹劾的官员太多,官家不得不如此做。但是朝中改革派还是有不少人的,他们必然会保住介甫兄的。”李安说道。
有一点李安没说,官家那边顶不住压力不得不撤掉王安石。
但是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因为别的,他都不可能真的处置王安石。
毕竟撤掉王安石通判一职,已经等于向那些官员妥协了。
若是再处置王安石,就妥协的太彻底了,皇帝的脸面难道不要了?
顾廷烨听李安这么说,放心不少,问道:“那福又在哪里?”
“当初是我建议介甫兄到地方上试验他变法的政策,看看其中是否有疏漏。没想到他自请外放后,官家竟然派他到了禹州。其实禹州并不适合用来试验新政。”
“禹州地处中原,距离汴京不远,繁华程度也不差江南重城多少,这样的地方掣肘太多。”
“在我看来最合适的地方应该是北方和西北,那些地方土地贫瘠,地主乡绅不多,实行起来更加容易。”李安缓缓说道。
越是富裕的地方,地主乡绅越多。
北方面临辽国威胁,虽然两国和平日久,但是北方毕竟无险可守。
那些世家豪强早就往南方迁移了。
更何况朝中官员,南方出身的占据多数。
这种情况下,在南方和中原地带试验新政,阻力可想而知。
反倒是北方,没了世家大族,都是一些小地主,阻力相对来说要小很多。
“如今介甫兄在禹州所行之事已经引起守旧派的警惕了,就算他留在这里,也难有任何作为了。让他留在禹州,他反而更难受。”李安说道。
顾廷烨仔细一想,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确实,现在留在禹州很难有所作为。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回禹州么?”
“我们是以游学的借口出来的,哪能那么快回去。”
李安沉吟了一会,说道:“咱们去王家一趟,介甫直接被押解去汴京,连回家的机会都没有,他夫人想必会十分担心。咱们去把情况跟王夫人说一下。”
“嗯。”顾廷烨点了点头。
两人都没去过王安石在禹州的家,不过王安石来到禹州也有半年了,找人打听一下就问到了。
王安石的妻子吴氏,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和王安石是表兄妹,其祖父父亲叔父皆是进士。
虽是女子,却也博学多才,文采绚丽。
王安石之前在汴京做官,只带了妻子,子女皆在老家。
禹州这边也只有他们夫妻二人,和一些老仆。
当他们来到王家见到吴氏的时候,吴氏虽然面含担忧,情绪却十分稳定。
吴氏出自书香门第,不管娘家还是夫家都是官宦人家,对于官场起伏早就看的十分淡定。
感谢了两人的好意,还准备留两人在家用晚饭。
李安和顾廷烨婉拒后,告辞离开了。
“王夫人突闻惊变,却能泰然自若,着实令人佩服。”顾廷烨感叹道。
李安意有所指道:“常言道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便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