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商铺大门打开,几名伙计抬着匾额挂在门头,上写“富昌货栈”四个大字。
这时伙计分列两边,张三财笑盈盈的走出店铺,先对这围观的众人,抱拳行礼。这才清了下嗓子,朗声道:“诸位,荣昌货栈今日开业,小店除莱州的玉雕毛笔,还售卖无棣特产。”
本来按照张三财的意思,还想多说几句。最好再摆个流水席,招呼左右街坊。可是被韩林制止了,只需要非常简单的一个开业典礼就足够了,店里卖的是硬通货,不愁没有生意。
等张三财带着几名伙计回到店里,左右街坊路人,都站在门口好奇往里观望,但就是没人进来。
大概过了盏茶时间,终于有人好奇的走进店里。先是看了看右边柜台的玉雕和毛病,询价后轻哼了一声,不算便宜。
又来到左边的柜台,看着由大小不一外面包裹着油纸的咸鱼问:“如何卖?”
由于是开业第一单生意,张三财亲自接待,伸手笔画了一个八的字样:“八十文一斤。”
客人犹如被人踩了尾巴差点跳起来,声音都变得尖锐:“什么?八十文一斤?你抢钱的咋地,人家的咸鱼才卖十文钱一斤。”
张三财闻言并不生气,悠然自得的说:“我家卖的可是无棣特制咸鱼,岂是那些垃圾能比的?”
客人依然不依不饶:“那八十文一斤,也太贵了。”
张三财也不废话,吩咐伙计从货架上取下一个二尺长的油纸包,慢条斯理的解开绑绳,掀开油纸后,露出白色外壳。向客人那边轻推了一下:“客官,先看看货。”
客人只看清里面白花花的不知道啥东西,用手摸了一下,手感有些熟悉。
这时张三财继续推销道:“天气炎热,制作的工匠怕咸鱼腐烂,多放了一点盐。”他还特意把“盐”字说的极重。
不等对方说话,握紧拳头,一拳砸在白色外壳上,那个白色外壳应声而裂,这才露出里面的咸鱼。
客人顿时眼前一亮,用手指比划了一下外壳的厚度,至少有四寸。同时也明白了其中的奥秘,眼神火热的看着张三财,开口就问:“还有多少?我都要了!”
张三财得意的向门外围观的众人笑了笑,这才回答商贾的话:“贵客,里面请,小店有静室,先喝杯茶。”
说完领着客人进了大厅角落的小房间。
门外有几个商贾看那个客人才进去,就要谈大买卖,也纷纷迈步走进货栈。
盏茶时间后,也纷纷要求订货。
门外,曹通判派来的小厮把一切看的仔细,也进店走了一遭,弄清楚咸鱼的门道后,匆匆走出门,一路小跑赶回衙门,向曹通判报告去了。
“你再说一遍!”曹瑞的表情惊讶中,还夹杂着愤怒。
“通判,小的句句是实,那家富昌货栈卖的咸鱼,外面的盐足有四寸厚,这卖的不是咸鱼,根本就是私盐啊。”小厮言语中还带着一丝喜悦。
曹瑞为了尽快肃清沧州城内的私盐,对于举报者不仅保密,还拿出抄没财产的半成,作为奖励。小厮回来的路上,粗算了一下,自己至少有几十两的收入。
曹瑞拿起桌上的令箭,就要命令抓人封店。猛然间,想起知州韩贽那句略显突兀的话,无棣,咸鱼,很喜欢吃。还有昨日韩林找到他的举动,前后联系到一起,曹瑞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了,之前整顿私盐走私,是为了腾笼换鸟啊。
曹瑞缓缓的放下令箭,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对小厮挥手,示意其退下,又拿起一份需要批改的公文看起来。
小厮看通判没有行动的意思,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蔫头耷拉脑的就要离开。
这时曹通判开口说道:“派两个人,去货栈门口维持秩序,不可造成拥挤踩踏。”
小厮这才领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