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陆平此时的心情,韩成感同身受。想他刚上任的那段时间,也有过同样的遭遇。
同时他也揣摩到了韩贽的用意,这位韩知州应该是发现限期整改这个方法,在无棣见到了效果。打算故技重施,希望乐陵县在他的压力之下,也能发生质的变化。
韩成心中苦笑,这么算下来,还是自己连累了这位陆知县。
他倒是不介意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对方一些帮助。做人嘛,多交一些朋友,总是没有坏处。
当即让陆平介绍了一下,乐陵县的基本情况。结果很不理想,乐陵除了是个劳务输出大县以外,农业商业都很落后。
韩成思忖良久,也没想到个好方法。
无奈之下,只能推说回去再与人商议一下,如果有了什么想法,会尽快通知对方。
陆平虽然心情不佳,但还是挤出一丝笑容,说他会在乐陵县等待韩老弟的好消息。
饮酒没了气氛,二人也就草草的结束了酒宴,各自离开。
等韩成回到富昌货栈已经是下午,由于喝了些酒,脑子昏沉沉的,临时决定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再启程回无棣。
晚上吃了晚饭后,叔侄二人在房间里喝茶闲聊,无意间说起了陆平的遭遇。
二叔韩林闻言后,也是无奈摇头:“咱们这位韩知州算是尝到甜头了,也不知除了乐陵的陆平,还给谁下了最后通牒。”
“可不是嘛,小侄算是幸运的,算是躲过了一劫,这位陆知县恐怕就难喽。”韩成也是大为感慨。
韩林饮了口茶,说道:“也不尽然,要想帮他,也不是没有办法。”
韩成来了兴趣,等待着对方的下文。
韩林微笑道:“其实那些外出做工的人,可以利用一下。你别小看了那些底层人,只要利用好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会超乎你的想象。”
“二叔,详细说说。您知道的,侄儿不善经商之道。”韩成给韩林斟满了茶水。
韩林手里把玩这茶杯,整理了一下思绪才说道:“你可以免费送一批汤料和咸鱼给陆平,让他驱使那些人利用休息时间,在当地的城内销售,卖出多少,就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成。卖得多也就得的多,要是能找到商人大批进货的话,分成的比例还会更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乐陵县能很快赚到一笔钱,陆平有了这些钱打底,想干点什么也就容易多了。”
韩成终于搞清楚二叔的思路了,利用陆平给自己发展分销网。
他不是没想过去扩大咸鱼和汤料的销售区域,可一直受限于人手不足和疏通当地官府的关系,就一直搁置在那里。
现在乐陵县有大批在外地做工的人,这些人可以在闲暇时间,向当地的商人推销产品。一旦有商人愿意购买,如何运输和打点当地官员,就不是他操心的事了。
韩成随即又想到了什么,追问道:“二叔,那些商人如果知道了东西是出自无棣,恐怕会甩开那些人,亲自来进货。那他们能答应吗?”
韩林慵懒的靠在椅子上:“提前订规矩啊,谁推销出去的,即使商人自己来无棣,提成也会落在那个人的头上。不过,要有个限制。比如三个月内,商人进的所有货,都算他的提成。过了这个期限,人家再来进货,就跟他没关系了。”
“那这些人也赚不了多少钱啊?”
韩林被侄子的话气到了,用折扇敲了对方脑袋一下:“笨啊。那些人尝到了甜头,就会不停地给咱们找新的客源,甚至包括陆平在内,都会发动自己的关系,帮助咱们卖货,这样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韩成揉着被打疼的脑袋,心中不免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啊。利益会驱使这些人,不停的为无棣开发新的客户,虽然现在看只是德州一地,可谁又能保证,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后不会发展到大名府,甚至东京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