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忧虑,朱由检却只能按流程把奏疏传给内阁,看看四位大学士怎么处置。同时为了表示自己态度,他在奏疏上用御笔写了个“急”字贴上,让内阁加急办理。
然后,他向徐应元道:
“让锦衣卫派出三个调查队伍,各自单独调查陕西情况。”
“要有具体的流民、盗贼数据,以及钱粮、人口等等。”
“哪一队调查得好,朕会给哪一队重赏,让他们用心调查,结果直传御前。”
又担心这样做结果出得太慢,朱由检道:
“统计京中陕西出身、以及天启以来曾在陕西任职的官员,命他们各写一份奏疏。”
“朕要知道陕西现在到底是什么样,是不是民不聊生?”
徐应元闻言应下,朱由检实在不放心,又命他搜集陕西当前的官员名单、履历,以及卫所驻军、藩王宗室数量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见朱由检对陕西如此重视,徐应元心中惊讶。决定把交好的锦衣卫派去陕西,以便在将来得到皇帝赏识。
继续观看奏疏,朱由检又看到了山东巡抚李精白上报山东水灾,心中对大明朝如今的形势,更加忧心不已:
“陕西旱,山东涝,小冰期的气候,真是够反常的。”
“一定要想办法,适应气候变化。”
知道小冰期的漫长,朱由检对气候好转根本不抱什么期望,能够做的只有在各方面适应小冰期的变化,让人们生存下去。
“兴修水利、防治水旱,这是传统做法。以当前朝廷的状况,根本修不了多少。”
“现在是大航海时代,美洲作物也传过来了。可以把以前用不上的荒地,开垦出来种植粮食。”
“我记得甘薯、马铃薯、玉米已经开始传入中国,要让海商和沿海官员多加搜集,尽快培育出适合中国的良种,在各地推广。”
“这件事拖延不得,要尽快办。最适合的人选,应该是写出《农政全书》的徐光启。”
想到徐光启的名字,朱由检问徐应元:
“徐光启现居何职?”
“现在在做什么?”
徐应元对这个同姓高官还算有点印象,回道:
“徐光启现在落职闲住,听人说是在家乡修书。”
“落职之前,担任礼部右侍郎。”
“礼部右侍郎!”没想到徐光启官职这么高,朱由检有些惊讶,觉得有点麻烦。
如果徐光启官职不高还好说,把他恢复原职也没多少人在意。但是礼部右侍郎已经有资格担任大学士,贸然把徐光启恢复原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猜想。朝中可能会有人觉得他发出信号,想要把内阁动一动。
“虽然我有调整内阁的想法,却是在扳倒阉党后。”
“现在刚刚登极,不宜惹出风波。”
斟酌再三,朱由检向徐应元道:
“我听说徐光启和西洋人交好,在数学上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