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廷推督抚
“今年是来不及了,施政纲要的事情,从明年开始执行。”
“先推选郧阳抚治,确定这个人选。”
“尽量启用旧抚,以安稳地方为先。”
定下这个要求,朱由检让九卿开始推选。
对他来说,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作为登极之年,不能出现大乱。
而且任期制确定后,最多三年全国督抚就要调换一遍,朱由检有的是时间调整,换上心目中合适的人选。
有了启用旧抚这个条件,九卿推举一番,被推为正推的,是前任郧阳抚治毕懋康。
这个人朱由检有印象,知道是一位火器专家。毕懋康自生火铳,据说是中国最早的燧发枪。
他心中有些惊喜,当即就任命道:
“毕懋康擅长军械,进京在兵部观政,添注兵部右侍郎。”
“陪推前任甘肃巡抚王家桢,担任郧阳抚治。”
群臣一时哗然,房壮丽、袁可立等人这时才想明白,原来皇帝的埋伏在这。
侍郎按惯例需要陪推,但是皇帝却利用督抚候选人在京城的观政期,添注一位侍郎。
这种临时增加的人选,随着候选人被廷推为督抚,自然就会离京。但是皇帝却能在这段时期,在各部安插上他看好的人选。
如果这个人干得好,在各部能够服众,廷推侍郎的时候,自然能够优先。
一时间,群臣纷纷劝谏,认为皇帝不能直接任命侍郎。即使是添注的、临时观政也不行。
朱由检并没有用观政侍郎搞事情的想法,只是看毕懋康人才难得,把他放在兵部。
眼看朝堂上的臣子防贼一样防着皇帝,连这点小事都要争执,朱由检怒火升腾,皱着眉头说道:
“只是添注侍郎观政,难道还要廷推?”
“督抚廷推办法,你们还要怎么改?”
“或者说,地方督抚都由朕先任命官员署理,等你们吵出来结果再廷推。”
眼看朝堂上争端再起,好不容易定下督抚久任的房壮丽出言道:
“督抚廷推办法已经定下,不宜再度更改。”
“巡抚通常加兵部侍郎,当在兵部观政。”
袁可立也不愿朝堂再起争执,同样站出来道:
“毕懋康擅长军械,当在兵部任职。”
“之后廷推兵部侍郎,应当列入候选。”
两位尚书支持,这件事总算过去了。毕懋康担任兵部添注右侍郎观政,王家桢担任郧阳抚治。
然后是大同巡抚,正要开始廷推时,前任宣府巡抚、现在署理太仆寺卿和兵部右侍郎的秦士文道:
“宣府巡抚和大同巡抚主要是管军务,臣以为当改为护军使,由兵部推选。”
“阳和兵备、大同兵备等兵备道,应当改为护军都尉,和护军使明确上下级。”
直接把两个巡抚改为护军使,纳入兵部体系。
被朱由检定为附逆,而且降级留任,秦士文心里可谓憋着一口气,想洗刷这个耻辱。
但是建祠行为已经无法改变,皇帝的处罚也不会收回,所以他下决心建功立业,用功绩洗刷耻辱。
作为前任宣府巡抚、又在兵部署理右侍郎职务,秦士文说的话自然有些分量,一时间群臣议论纷纷。
少了两个巡抚,变成两个护军使,朝堂上的文官自然不怎么情愿。
但是秦士文却极为坚定,以自己在宣府的实际经历,认为两个巡抚,应该改为护军使。
甚至认为宣大总督也该重设,满桂这个驻宣大的长城提督,应该改为宣大提督,再设宣大护军使,和长城督师分开。
这个提议,终于让朝堂上的文官注意到,宣大总督不设后,驻扎在宣大的长城提督满桂,就是事实上的宣大一带负责人——
宣府巡抚和大同巡抚,都无权制约长城提督满桂。
这个发现,让文官明白秦士文把巡抚改为护军使,是为了制约满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