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之后,方才开口道:“监国打算怎么做?”
关心则乱,竟然忘了这茬!
永乐帝朱棣深深地叹了口气后,接着便道:“下次可以让妙云和伱一起来永乐朝,高炽、高煦、高燧他们也蛮想念母亲的。”
因此,见到孙太后的懿旨之后,朱祁钰不由有些惊疑与犹豫。
朱祁钰也没有掩饰,直接将孙太后懿旨交给了于谦:“你自己看吧。”
瓦剌死伤六万精壮,就算是再凑一凑,也顶多就只能拉出几千人。
在经历过一系列抽象操作的朱祁镇,和历史上素有仁爱、贤能之名的朱标之间二选一,恐怕是傻子都知道选什么。
燕王朱棣当即拱手回答道:“陛下说笑了,这般混乱的兵戈杀伐之地,又怎么能让贱内涉险。”
“小王燕王朱棣,拜见永乐陛下,陛下圣躬安!”
陆炳虽然不知道朱厚熜想问什么,但还是恭恭敬敬道:“回陛下,臣六岁后,便侍奉在陛下左右,以至今日。”
那就是永乐朝的汉王朱高煦同太孙朱瞻基。
而在朱元璋的龙撵帐内,看得出来,朱元璋和朱标这父子俩也是十足的乐子人,也同样是戏谑地望着燕王朱棣和永乐帝朱棣,打算看看他们能够擦起什么样的火花。
现在整个洪武朝的文武百官都知道,他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就起兵造反,这种情况之下,燕王朱棣又怎么可能继续遵循历史的轨迹,发动靖难?
不消半个时辰,陆炳便已经将朱厚熜吩咐的事端处理的干干净净,二百多个女真、瓦剌奸细的脑袋已经被悬于营寨之前,甚至还公布了他们的身份,并未造成军心震动。
一匹接着一匹的快马放出,又有几名大臣亲自前往军中拜会,当他们回来之后,便变成了承平帝的铁杆支持者。
这灵气充沛的感觉,当真是令人感到舒爽啊。
陆炳,劳苦功高,乃是自己的亲信锦衣卫指挥使,就算是王阳明造反了,朱厚熜都不会相信陆炳会造反。
要知道,在历史上的陆炳,生前可是没有任何爵位,直到死后才被追封为忠诚伯。
他难以想象,自己以后会挨什么打。
面对着夕阳,彼时的朱棣曾经豪情壮志:
速度很快,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陆炳归来之后,对着朱厚熜行礼。
正是因为我和你是一个人,所以我才觉得你现在心里的想法不太对劲儿,想抢走我的妙云啊!
燕王朱棣在心中默默想着,但表面上还是十分谦卑,对着永乐帝朱棣拱手道:“永乐陛下说笑了,我与陛下乃不同时间段的同一人,自然明白陛下心中所想。”
朱厚熜回营之后,立威、振威、效勇三营的将士们脸上全都挂着兴奋的笑容,就连仇鸾、柳珣二将都止不住的兴奋。
这都已经死八十年了,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啊?一定有叛贼假借懿文太子的名义,谋逆!
而后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传了回来,又是什么‘太祖、太宗在世’,又是什么‘来自未来的明军’,一时之间,整个北京城都乱糟糟的乱成一团,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而另一派主要是朱祁镇的党羽,他们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而北京城中,现在却已经慌乱成了一团。
太宗皇帝早就死了,定是乱臣贼子犯上作乱!
他们号召朝廷,应该召集山东、江苏等地的备倭兵,积极抵抗,击退叛逆!
一时之间,监国朱祁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能够跟随大明开国名将,那些他们自幼便崇敬的偶像一起出征,当真是令他们感到兴奋啊!
而见朱厚熜回营,仇鸾、柳珣二将更是没有丝毫犹豫,对着朱厚熜肝脑涂地,下拜表忠心:“陛下真乃神人也,末将愿为陛下效死!”
就在这时,一个姓安的宫廷女官匆匆而来,站在朱祁钰身边,对着朱祁钰奉上了一份旨意:“殿下,太后懿旨。”
与徐皇后有几分相似的姐妹尚且如此,更何况更加年轻的徐皇后本人呢?
若是年轻的自己真这么应答,永乐帝朱棣也不知道,自己是该成人之美,还是强取豪夺……就算是面对的对象是过去的自己。
永乐帝朱棣闻言,倒是点了点头,接着便慈祥地絮絮叨叨:“你以后靖难的时候,要记得守好北平,若非是南军进逼北平,妙云也不会与高炽一起……”
当时的朱标,也是温文尔雅。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而永乐帝朱棣见此一幕,不由干咳两声,道了一句‘朕安’后,便张望了一番四周,说出了他的第一个问题:“妙云呢,妙云她没和你一起来吗?”
“陛下,臣幸不辱命。”
张太皇太后辞世后,孙太后便接过了这份权力,虽然皇帝朱祁镇亲政,但也有大把的权力在孙太后手中。
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便看向一旁的随行太监,接着便下旨道:“拟旨,册封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为一等忠诚伯,钦此。”
如今两不相见,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了。
已经没有必要了。
而后,诸帝又交流了一些治国方案后,便各自散场离开,回到了自家军队营中的龙撵,休整了一番后,朝着宣府、居庸关方向继续行军。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听到燕王朱棣这么说,永乐帝朱棣的目光之中便产生了一丝迷惘之色,似乎回到了那个秋天,和大哥朱标谈心之后,自己说出的大话。
“我不知道……”
但在仁宗皇帝、宣宗皇帝这两位天子在位不足十一年的情况下驾崩之后,主少国疑,仁宗皇帝的皇后,即张太皇太后临危受命,倒是一代贤后,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序。
永乐帝朱棣挥了挥手,感觉有些无力。
永乐帝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似乎想到了什么,补充了一句:“你和朕乃是同一人,朕心里所想,你应该也是知道的,放宽心便可。”
紧接着,便是永乐帝朱棣同朱元璋、朱标叙旧的时候……当然,对于朱棣来说是叙旧,但对于朱元璋和朱标来说,就是唠家常。
得了朱厚熜命令的太监立马拟旨,而听到这句话之后,陆炳大为激动,连忙叩谢圣恩。
原因无他,这几个大臣说,他们在军中看到了太宗皇帝!
大臣们也分成两派,一派是觉得若是太宗复生,理应拜会太宗皇帝。
现在,朱厚熜属于提前将他的爵位赐给了他。
那就是今日清晨,他们接到了数则消息。
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朱祁钰连忙接过这道懿旨,细细查探起来。
好消息是,明军大胜!瓦剌六万精锐全军覆没,瓦剌太师也先被杀,新任首领伯颜投降,被大明皇帝陛下封为‘破虏伯’!
坏消息是,他们的皇帝陛下好像没了,现在换上了承平帝朱标,在军前,在十余万大军山呼万岁的拥立下称帝。
而他们基,本上一个月两三次,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让他们进步,他们可以说是整个明朝的锦衣卫中,效率最强的锦衣卫了!
当然,整个大军还有一处地方比较有趣。
待承平帝朱标正式登基之后,回嘉靖朝整合一下,也合该一口气将崇祯朝的任务解决了。
“监国殿下。”
一时之间,越来越多的大臣打算迎接这位莫名其妙的承平帝入京,于谦也不曾例外,而朱祁钰则是有些忧愁,不知道自己的这个位置会怎么样。
“咳咳。”
此刻的朱棣正在朱元璋的帐内,同年轻的自己大眼瞪小眼。
“太后这样做,是对天下百姓不顾!若是来犯之敌乃瓦剌人,我于谦自当亲自坐镇城墙,但求马革裹尸而还!而如今可是我大明的军队,我的大明子民,焉能内战?”
血性于谦毫不犹豫,当即对着朱祁钰道:“根据张大人所说,军中确乃太宗皇帝,宣宗皇帝也在,这做不得假!既然如此,孙太后定是被小人蒙蔽。”
“臣建议,今夜率留守军队,进行夺门,解救孙太后,迎接太宗皇帝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