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朱厚照回京,正德朝惶恐的大臣们(二合一)
正当北京城忙成一锅粥的时候,朱厚照则是已经率领应州大军,准备回朝!
虽然传讯给了北京,假装自己被围困在应州,但朱厚照还是带领京营将士们,朝着北京进发。
毕竟消息瞒不住太久,那些文臣迟早会知道应州根本没有战事,而朱厚照也只需要江彬提供几个名单便可。
证据?
大明天子办事,不需要证据!
至于会不会使得人心动乱?
祖宗能够显灵,便是最好的安抚人心的手法。
之前的朱厚照之所以摆出荒唐的样子,和文臣们对抗,全然因为自己没有万全的把握能够一举击溃文官,因此不得不忍了很久。
大家都以为朱厚照荒唐,不顾文臣,但其实他对文臣的顾虑,也是很深的。
比如御医刘文泰,这位重量级的御医,朱厚照都忍了下来,赦免了其罪过。
那么这位刘文泰刘御医都干了些什么事儿呢?
不过也不耽误人家做官,反正又不是什么慕崇祯、慕天启,叫慕天颜,一样能捧臭脚,科举的时候顺治看了这名字龙顔大悦,亲笔题其为进士,出任钱塘县令。
伴随着虏清两江总督麻勒吉的投诚,江南已定。
没有半分悬念。
他们的兵马、粮食都准备好了,结果这边告诉他们皇帝自己回来了,而且应州之战乃是大胜,斩首超过两万余,乃是实打实的大胜,比起当年太宗皇帝北伐的战果,也毫不逊色。
改名啊……能行吗?
“责令台湾的延平郡王迅速出兵,袭扰沿海,同赵永一起经略,册封延平郡王郑经为两广总督,经略两广!”
是的,建奴营提督并毕,如今有了一个汉名,叫毕禀。
伴随着一道道高亢的声音,一阵尘土飞扬,骑兵朝着北京的方向飞驰而去,引得大地都在震动。
杨一清,乃朱厚照的心腹老臣,如今一直在西北巩固边防,掌控西北地区的兵权,乃是一位以文官之身御武的儒将。
“相谈约半个时辰后,前东阁大学士谢迁府中大管家入间密谋,数个时辰后离去,其中尚有六部官员若干、去岁逝世的忠宣刘公之子……”
靳贵不同于其他阁老,这可是朱厚照亲自发掘的大臣,而且一路提拔,让他当上了文渊阁大学士,前些日子才撤了他的职。
此番对北京群臣,定然展开一番大清洗。
麻勒吉:……
在投降的江南虏清官员名单之中,这位江宁巡抚的名字,倒是让朱厚熜记忆深刻。
毕竟对于绿营兵而言,他们当兵就是图个吃饭,都是家乡人,打仗可以,但你让我们屠杀自己的家乡,这自然是做不到的,自然会引发营啸。
但若是为了利益如此,那么就休怪朱厚照不留情面了!
“陛下!”
那官吏不敢隐瞒,当即道:“江彬说是奉了陛下旨意,特来查封毛阁老、蒋阁老家中,并且还要捉拿毛阁老和蒋阁老进诏狱,说是两位阁老涉及谋逆,除此之外,已经隐退的谢阁老和靳阁老也被抓了……”
而听到了这个名字之后,陈蒲当即回答道:“启禀陛下,靳贵同毛纪有过接触,具体是否参与其中,实属不知。”
“定是江彬小儿栽赃陷害!毛纪、蒋冕,你们二人且放心,老夫会为你们讨回一个公道!此等构陷,天理难存!”
明中后期,皇权的维系只能靠文臣和太监,太监乃是依附皇权,而文臣们之所以如此猖狂,便是如此。
困守在南京城中的江宁将军额楚惊闻此噩耗后,连杀十三人泄愤,准备在南京城中大规模纵火破坏,屠杀南京百姓,就算是死,也不给明军留下一座完整的城池。
他用错药了,直接把成化帝朱见深给治死了。
他们就仗着皇帝不敢大规模处置文官,因此才如此猖獗。
如今他已经成为了皇帝,并且还拥有了和大明列祖列宗沟通的能力。
……
梁储和杨廷和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也没太当回事儿:毕竟正德帝已经当了十二年皇帝了,他们也都知道朱厚照是什么样子的皇帝,又搁这儿玩闹呢。
这不是最诧异的,令人最感到荒谬的是,后来弘治帝朱佑樘偶感风寒,需要休息几日,告诉大臣们大家该干嘛就干嘛不要太担心。
当年清廷入关速度如此之快,朱厚熜也要以清廷入关的速度,结束在康熙朝的争斗。
说罢,麻勒吉便抽出一把匕首,将自己脑袋后的辫子割断,双眸炯炯有神!
但是没过几日便传来了噩耗,说弘治帝朱佑樘快不行了。
朱厚照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时,曾命梁储起草《策封威武大将军敕》,梁储认为此乃悖乱之举,拒不从命,在梁储冒死泣谏下,草敕的事不了了之。
世人皆云,大明有四宝。
“不要忘了鳌太师的下场,不要忘了我们苏完部的祖训!”
应州,位于山西北部,史上多兵事,兵略要地。以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故名应州。
不过,他们两个还有一个被大众熟知的外号。
而见到麻勒吉如此慌乱,屠莫痛心疾首,当即上前,对着自家堂叔说道:“叔父您还在等什么啊!堂兄已经在苏州泄密被杀,您觉得江宁将军额楚还信任您吗,您觉得裕隆这小儿、扬武那老东西还能信您吗?”
忽然间,骑兵骁骑校,朱厚照的义子之一的陈蒲快马来到朱厚照的马匹旁,侧身下马后,对着朱厚照拱手道:“江指挥使发来密报,消息传回北京后,内阁朝议结束,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毛纪、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蒋冕于楼台水榭之中密谋,因过于私密,儿臣未曾探得内容。”
屠莫冷笑一声,道:“那个爱新觉罗家的并毕更不要脸!他说他额娘当年绿了他阿玛,和一个姓毕的汉人偷情生了他,所以他是汉人,不是什么爱新觉罗,前些日子还去山东毕氏认祖归宗,说自己是周武王之弟毕公高的后代……”
他的这个名字确实让他的官运亨通,如今遇到了朱厚熜,便自觉迎来了宦海第二春。
“以后叔父就跟我姓吧,咱们一起姓苏,也算是满足了苏完部老祖宗的愿望呐~”
听着屠莫的话语,麻勒吉现在心乱如麻,顿了顿后,才艰难地开口道:“贤侄,我深受大清恩典,老祖宗当年便随……”
“叔父这话说得,咱们以后各论各的。”
而王阳明、张璁,这两个他不熟,但朱厚照知道这两位大臣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属于是治世之能臣。
当时没怎么获罪,而对文臣集团特别好的弘治帝也被庸医治死了,谢迁、李东阳竟死保。
梁储花白的胡须被吹得胡乱作响,接着便毫不犹豫的开口道:“两位阁老忧国忧民,怎么会兴谋逆之举?谢迁、靳贵也早已不在朝堂之中,又怎么谋逆?!”
毛纪、蒋冕大惊失色。
梁储缓缓开口,说出了这一次开会的原因。
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朱厚照的脸上难掩失望。
南京遂克。
又是这个刘文泰,连原因都没有变,这个哥们又用错药了。
屠刀霍霍,向北京!
不过此事很快便被南京绿营所知,于是南京城中展开一场火并,最终江宁将军额楚自刎而死,尸体被愤怒的绿营兵咂成肉酱后,开城门献降。
在麻勒吉面前,已经是大明满洲龙虎将军、满洲营总督、大明克虏伯的屠莫荣光满面,甚至戴了个假头套,一副汉人读书人的模样,正苦口婆心的对着麻勒吉劝道:“你看看侄儿我,已经在大明混成这样了!满洲营总督啊!要不了多久,侄儿我就能成封疆大吏了!”
虽然屠莫说的没什么问题,但麻勒吉总感觉有点怪怪的。
在明朝时,慕容氏后裔便到了平凉为官,到慕天颜的父亲慕忠,为了捧皇帝的臭脚,特地把姓氏给改了,从慕容改成了慕,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天颜,本来打算来讨好天启帝、崇祯帝的,没成想大明亡了。
是的,大胜之后,自然要大典。
大臣们自然也没有太当回事,当时正是春夏交替的季节,偶染风寒也是在正常不过。
而这些在外任的官员,便是顶替京官的人选!
换成以前的朱厚照,就算知道了毛纪、蒋冕这些人图谋不轨,朱厚照也会一步一步来。
更惊愕的是,弘治帝朱佑樘上位之后,仅仅是将这位刘文泰刘御医从四品官降到了五品!
言语之中,包含了除江宁之外江南所有未被明军占领的府县。
“谢陛下圣恩!”
听着陈蒲的汇报,朱厚照眉头紧锁,似乎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心中的火花被缓缓点燃,一种怒意正从内心绽放。
“刚收到的消息,陛下要回京了。”
“梁阁老……”
而袁宗皋,则是朱厚熜身边的家教老师,才干方面朱厚照不清楚如何,但他毕竟乃是有名的大臣,从史书上来看,是可以信任的老臣。
因此朱厚照仅率骑兵先一步回京,剩下的大军则是正常行军。
必须要多线开战。
好像真的要死全家了。
翰林院的文章,五库寺的刀枪,光禄寺的茶汤,太医院的药方。
“善,如今各地百废俱兴,你且暂任这江宁巡抚一职,妥善管理好江南各地,不可令民心浮动。”
朱厚照倒是要看看,这四宝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陛下,李东阳嗣子回了湖广老家,未在京城之中。”
如今,竟然他也和毛纪搅和在了一起!
“让杨一清来!”
但如今毕竟是年事已高,平日里在内阁之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当定心丸,用来在朱厚照面前进言。
很难不怀疑是谢迁、李东阳等大学士有什么把柄落在刘文泰手里了,就算是治死了弘治帝,也得保住,否则成化帝死因披露,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虏清江宁巡抚慕天颜拜见万岁,今日得见万岁,实乃臣万载修来的福分啊!”
慕天颜,仰慕天颜。
“叔父,咱们家和他们爱新觉罗又有什么关系啊?鳌太师都被杀了,兔死狐悲啊叔父!”
连续治死了两个皇帝,这次刘文泰总该死了吧?
但是这一次诡异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谢迁、李东阳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的情况下,刘御医又被保了下来,而仅仅是被流放到了广西。
这位弘治帝对大臣们而言,可以说是在世明君,他怎么就驾崩了呢?于是迅速开始查询问题。
在江南这片地界儿上,两江总督绝对是说一不二的。
什么意思呢?
在皇帝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行为似乎真的是谋逆。
当然,如果有关系好的,会偷偷叫他们一声汉名。
正德朝,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