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烤制的时间可以掌控后,雪莲就指挥着陆成家的操作,将烤好的海带和虾皮,用小磨盘碾成粉末,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就是一款提鲜剂,海鲜味精。
操作方法不复杂,陆成家的很快就学了九成九,雪莲便将制作海鲜味精的任务交给了她。
接着雪莲又去了大厨房,几个丫鬟正在将沉淀了杂质的蚝汤汁用筛网过滤后,注入大铁锅内熬煮。
雪莲看向锅内,水分不断蒸发,待液面下降后让丫鬟们再补加新汤继续蒸发,这叫“抽汤”。
随着浓缩的进行,锅内蚝汤渐渐变浓,色泽越来越深,色泽呈深褐色,渐渐液体黏度增大,便大功告成,蚝油制成了。
两大锅的蚝油,待放置凉透后,就可装进敞口的长颈瓶,塞上木盖子。
雪莲这边两大锅的蚝油还没有凉透,那边罗致远又送来了布匹和期盼已久的蒸馏器连同师傅。
接着三千多个香皂模具、各样鲜花的花瓣和一百多坛酒水被送来;做香皂用的十几桶芸薹榨的菜籽油和酒楼的废油也被装箱送来。
因后罩房还没住人,就先将模具放过去,酒水送到大厨房和柴房里待用,菜籽油和废油放到东跨院西厢房的工作间,鲜花让丫鬟们清洗出来,晾在豆腐坊游廊的阴凉处备用。
有吴氏兄弟和三哥的帮忙,送来的东西,很快就安置妥当。
蒸花露的女师傅陶三娘,三十上下,不擅与人沟通,罗致远指了雪莲告诉她,今后这就是她的主人后,她竟跪地实打实的给雪莲磕了三个头,雪莲忙扶起陶三娘,说道:“大娘不必如此,进了我的家门,今后就如同我的家人一般。”
说起这陶三娘也是苦命的人,原本有个和乐的三口之家,陶三娘夫家是钱塘县人,她擅作花露,丈夫擅调香。
两人经营一个香料店前面是店铺,后院住人,生意做的风风火火,虽婆母有点挑剔,但丈夫关爱,日子过得也算和美。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命在旦夕祸福”,一场风寒夺去官人的性命,也夺去她幸福的生活,婆母以克夫之名将她赶出家门,并将她五岁的女儿清羽卖给人牙子,店铺财产悉数归为己有拿去贴补这老瘟婆的小儿子。
雪莲听后,咬牙切齿,平生最恨这种刁婆子。
这陶三娘受了刺激,自那以后就变得木讷不言。被赶出家门后,却并不离去,只在店铺周围转悠,直到得知女儿被卖,几次轻生,要投了店铺旁边的护城河,都被人救了。
最后一次是被姜家布庄的伙计救的,这布庄就开在香料店的旁边,日常这陶三娘对待邻里和蔼可亲,周围店铺的伙计都吃过她做的点心,听说了她家之事,虽同情却没法子帮助。
倒是姜家布庄的掌柜仁义,留了陶三娘在铺子里帮忙,因她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也不让她去前铺,只在后院打杂。后来时间长了,她自己也醒过味了,精神慢慢就好了,只是变得沉默,也不与人交流。
直到姜员外派人给各个店铺传话,让帮忙招募能工巧匠,不论男女。
这布庄掌柜的就留了心,私下里让自己家婆娘说给陶三娘听,让她换个地方将手艺捡起来,若攒下银两,还可细细寻访女儿的下落。
这陶三娘也是个痴儿,听了之后立马就要走。可是她哪知道去哪里,还是布庄派了那个救了她的伙计,护送她去了临安城的如意楼。
如意楼这边是知道需要制花露的匠人,只是这匠人却不好招募,现在有了合适的人,但制花露的仪器正从东京城往临安的运送途中,就让陶三娘住下等些时日。仪器一到,就跟着家里头运货的船送来清河县城。
说也奇怪,这陶三娘虽认了主,但看着雪莲倒像看着女儿,雪莲去哪,她跟着去哪,还将自己带来的点心,分给雪莲吃,想是雪莲的年纪跟她的女儿差不多大的缘故。雪莲便下了决心,一定要帮着陶三娘找到女儿。
雪莲得了蒸馏器,立马带了陶三娘去大厨房,将蚝油从锅中舀到瓦缸里,凉透后才能装瓶。又命人将厨房收拾干净,将大铁锅,刷了又刷,然后就开始操作。
蒸馏需要在一口烧水的大锅上,将装满低度酒的甄桶放入锅中,这个甄桶要特制和家里的锅围一样宽,配有特制的盖,上盖要和酒坛的口一样。
因要将烧制好的两头带弧度的连接管严丝合缝扣上,所以甄桶口要留长一些,直径要超过半尺,连接管长一米左右,上粗下细。
加热处理和冷凝处理之间要有个坡度,以便酒液顺着斜坡流进冷凝处理的管道,冷凝口窄小一些,在旁边放置一个特制的木桶,烧制弯曲的管道螺旋向下拉长就放在这个桶内。
说起这个螺旋状的冷凝管,烧了几十个才出十个成品,上接连接管,下从桶底留有的缝隙穿出,酒液就是从这里流出,再在流出的位置摆好酒坛就可。
加热时酒精比较容易挥发,所以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收集蒸汽并冷却,得到的就是酒液无色而气味辛辣浓烈,酒精度可达60%以上。若是想要高度酒精,就要反复蒸馏几遍。
雪莲如今迫切需要酒精,这样卫生棉就可以正式投入生产。香水、香皂也可以陆续推上市场,腐乳制品也可以着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