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侄莫要多礼。”
“好了,你难得来一趟清河郡,便带着晚辈同我一道去崔府,我已命人准备了美酒佳肴,今日咱们不醉不休。”崔健手搭在路槊肩上,热情的说道。
路槊对他有恩,他为人也仗义,难得他来一趟清河郡,自己自是要尽地主之谊,好生款待于他。
“好,我定是要同你好生喝一杯,但是我三侄就不同我们一道了,后面还有老人侄女,就让他们一起去我的府邸休息。”路槊说着。
崔健闻言看了眼路清肃和后面马车上未下车的人,路清肃见他看自己,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一道去可好,家里都无外人。”崔健有些为难,还想争取,毕竟他们都是一道来的,自己若是照料不好,岂不是失了礼。
“崔兄莫要客气,小辈累了,毕竟也是女儿家,着实不方便露面。”
“那好吧,他们可知府邸在何处,可需我派人带领。”
“如此便多谢崔兄了。”路槊没有拒绝,他确实需要一个领路的,带路清肃他们去府邸。
“路兄客气。”
“三叔,不如就让侄儿带他们前往吧,总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崔士安自荐,清河郡是崔家的地盘,他们已经没有去崔家歇脚了,总不至于连个带路的人都要叫下人去做,这不是叫人觉得崔家不会为人。
“有劳贤侄了。”崔健本来还在想该叫谁去比较合适,没想到崔士安自己开了口。
“有劳了。”路清肃礼貌的朝崔士安行了拱手礼。
“路兄客气了。”崔士安笑着,这本就是他应该做的。
虽说上京路家一直同崔氏一族不和,却也没道理说人家到了地盘上来,冷眼相待之说。
虽说来往不多,他却也是对路家有所了解的,商贾之家。也是忠义廉明之家,路家皆是良善之辈,这天下怕是有一大半人都得过路家恩惠,虽说路家这辈朝廷势力有所削弱,但也是不可小觑之辈。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路家不需要天下,他只需要得到人心,那么路家只会越来越好。
众人分成了两队,崔健带着路槊他们去自己的府宅,崔士安带着路清肃他们去路府。
“小姐,同四老爷他们说话的有一位看上去跟四老爷年纪相仿,看两人的样子,应该是朋友,还有一位少公子,长相翩翩,跟公子们的年纪差不多,浑身带着书卷气,能看的出来也是生在大富大贵之家的。”有外男在,路清瑶不方便下车去,所以柚蓉便时刻关注着外面的情况。
“应当是清河崔氏。”路清瑶不用想,就知道是清河崔氏,在这清河郡,还能有谁家能称得上大富大贵之家,除了清河崔氏,便无其他。
四叔常年走镖,能和清河崔氏有些关系也不足为奇,至于柚蓉所说的年轻男子,应当是吏部侍郎崔士安,崔家一直走的是仕途,经商的少,仕途中能提及名号的,除了一品大夫崔硕,怕也只有崔士安了。
崔氏这几年风头正盛,大房女儿嫁给大皇子,可谓是风光无限,在朝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父亲没少被崔氏打压,所以父亲选择辞官也是对的。
至于崔士安,只听他是个极其低调的人,凡事不喜出风头,整个人平时除了上朝,闲暇时间就是写写字画画山水,不怎么与人结交。崔士安他为人正直、善良,是个名副其实的正人君子。倒也是崔氏的一股风流。
听闻崔士安长相俊美,崔家又有势,所以好多朝中显贵都想跟崔氏攀一门亲,不过崔氏是何等家族,不得崔士安同不同意,崔硕便替他回绝了,崔硕是个势力的小人,崔士安是他唯一的儿子,婚配之事他自然是要选一位对崔氏有利的家族。
反正对于崔家,路清瑶是没有好感的,总觉得这样的人家太清高,孤傲,融入不了市井。跟路家比不得,路家此前也不比崔氏差,若不是皇帝忌惮路家,有意打压路家,怕是这朝中还轮不到崔氏说话。
车队在城中走走停停,迎来许多人的围观,实在是他们的队伍太庞大,拉的又是些金银珠宝,很难不惹人围观。
路清瑶掀开车帘一角,人依靠在小窗户旁边,看着外面的闹市,不得不说清河郡确实是挺热闹的,除却围观的人,还能听到别的街上传来的吆喝声。街的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商铺和摊位,卖的东西多种多样,很难找的出来重复的。
清河郡虽说没有上京大,却也是繁华不低上京,马车行驶着,路清瑶看到柚蓉说的哪家很好吃的一品茶店,门口排满了长长的队伍,看来传言不虚,这一品茶店确实很受人欢迎,能够让这么多人排着队等,这里面的茶点自然是不会差到哪里去。
柚蓉这丫头爱吃这些,等安顿好,是要带她要好好吃一次的。
车队越走越偏,直至到一处僻静的宅院门前停下,四叔买的府邸很偏,想来是因为不久住,所以买偏一些。
府邸四处宅院甚少,连行人也没有多少,但是符合路清瑶的心意,她是喜静的,若是四叔买的宅院是在那闹市中心,怕是这些天都会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