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雨中漫步,远远的望去,像是两人依偎在一起。
入了府,柚蓉立马端来药汤给她喝。
喝完药汤,她便去了书房看书,书房里不怎么暖和的,因为书是易燃的,所以丫鬟只有靠近门口一处放了火盆。
顾应辰也在的,见她进来,立马起身把人拉过来坐下。
“怎么还来看书,想要看什么书,吩咐丫鬟给你拿房里去看,房里暖和。”顾应辰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了毯子给她盖上。
“王爷未免把靖瑶想的太脆弱了,靖瑶不是瓷娃娃,不会一碰就碎的。”路清瑶心里暖烘烘的。
“我可不管,你身子不好些,我就心疼。你若真这般喜爱书经,改日天气好了,我带你去藏书楼看看。”
“有藏书楼?”她惊讶,她从未听他提起过,此刻提起,倒是让她来了兴致。
“嗯,老王府后面的山上,有一处密林,藏书楼就在那里,藏书楼里,藏着历朝历代以来名人名家的名言名句,山水字画。还有我征战别国得来的书籍。”
老王府后面是有一座楼的,是他们初来淮阳府时就有的,听县官说是以前富商家的,富商北上之后,这楼呀,便荒废了。
他见楼建的好,故差人打扫干净,发现里面名画名书颇多,便想着留做藏书楼。
路清瑶本就对这些感兴趣,听他说道,眼里都是光,她想现在就去看的。
“王爷可否现在带靖瑶去看看。”
“你呀,真是书虫。近日怕是不行的。”他宠溺的把她因为激动抖落的毯子给她盖好。
“为何?”她不解,难道是说她不配去么?
“你莫要多想,此刻不能去,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今日雨天,实在不方便去,都是稀泥,行走艰难,且里面都是书籍,见不得雨水气的,等到天气好了,我自会带你去的。”他给她倒了杯热茶过来。
“哦。”她明白了。“怕是今年都去不得了,月底便要启程回京,只怕是要等明年了。”说着,她还有些惋惜,都是名言名句的书,她真的很心动的。
“总归是在那里,不会跑掉。说着你回京一事,我有一事同你说道。”
“何事?”
“此行,不必过于折腾你,官道修好了,你们走官道十五日便可回到上京,不用月余了。”
“真的,这定然是王爷的手笔吧。”路清瑶很开心,但随即想到官道修的这么快,定然是顾应辰在背后推动此事。
官道通了路,他们就不用一下官道一下山路了,还安全。
“母亲同我备了礼,到时候把礼单整理好,便交于你过目,看下还差那些,及时补上。”
“备礼?上次不是已经送礼去了上京,怎么这次还要备礼?”她不懂,上次已经送了几十箱去了路家,这次又备礼,这顾家到底是有多少家产,够得上这般挥霍。
“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我要对你以及你的家人足够重视,这样才能让你的家人放心将你嫁于我,才会相信我能对你好。”他对路清瑶是真心喜欢,所以十分重视。
他不想委屈了她,让路家觉得他不值得托付。
“若是因为送礼,把王爷你送穷了,日后养不起靖瑶,那可怎么办?”路清瑶笑着打趣。
“若是我真的一贫如洗了,不知夫人可否愿意同我吃糠咽菜?”他话里带着玩笑意味。
“若真是如此,靖瑶娘家家底深厚,倒是可以养着王爷,若王爷不愿倚仗路家,靖瑶陪着王爷吃糠咽菜又何妨。”如此深情的表白,深深入了顾应辰的心里。
“那还是算了吧,靖瑶这么好,我怎么舍得让靖瑶吃苦,哪怕疼一下都是不行的。”他万万舍不得路清瑶陪着他吃苦的。
“靖瑶吃的苦,无论王爷如何,靖瑶今生认定王爷,便是生死都相随。”顾应辰对她这般好,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报答。
“阿瑶。”他深情喊她。“回去的时候,我挑了一批护卫队护送你们回去,以防路上出现意外。”
“王爷不必麻烦,前几日四叔来了信,说是他送镖承州,回来正好走淮阳府,到时候一起回去就好。南边时有战乱,护卫队便留在淮阳府吧。”这些都已经有了安排打算,还没来得及告诉顾应辰。
“我担心你的,人多护送你回京,我放心。”一开始他心还是悬着的,哪怕挑的都是平日里拔尖的兵,但还是不放心,如今听他说还有路四叔,他心里的石头也就落下了些。
“到时候再说吧。”离启程还有些时日,不过早打算的。
……
近日里阴雨连绵,平遥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望江茶楼上,一身粉衣的她,一手托着腮,望着窗外的细雨,心情怅然。
街上撑着伞的人,来来往往的快步走着。
雨天客源不多的,所以许多铺子都已经歇业。
刚刚送走父亲为自己挑选的姻亲男子,她此刻并不想回去的,任凭丫鬟喜平如何催促,她都充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