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孔武有“利” > 第 43 章

第 43 章

因为听武长生说,孔研不久也将前来杭州,武大丫被这么一打岔,便没有在意之前阿祥讲的发生在武昌城里的凶案。    武长生心里清楚,这多半便是那杨信之做的好事。    侠以武犯禁,自古以来,各朝各代便会对这些人颇多约束,只是如今在大启朝,也是有心无力了,想想一路护卫而来的那个林升,那身手便是与普通人大不相同。    武长生将这消息说与林升知道时,林升丝毫不意外,只是默默地点点头,并不多说什么。    武长生心里便叹着,若是朝中的兵士都是这般的人物,大家齐心协力,何愁索慎不破,大启又岂会北归无期?    船又缓缓行过半日,武大丫在内舱中便听得岸上有人吵闹,从窗口向岸上张望,见岸上挨挨挤挤地站了不少人。    船家也觉得奇怪呢,此处也不是甚正经码头,岸上那些人都在干什么呢?    武长生知道武大丫这是想去看热闹,便吩咐了船家将船靠岸落帆。    武大丫打扮成个小郎君模样,带着林升与阿寿两个上了岸。有林升跟着,武长生也并不担心武大丫会出事。    武大丫在那人群中挤来挤去,终是明白了这些人在此聚集的原因。    原来在此不远有座药王庙,如今将要重修,只是此地主事放出话说,要将那药王庙的正殿造得比本地孔庙正殿的正梁还要高出三尺三寸。    消息一出,附近的儒生都群情激奋,觉得这样做是有辱至圣先师,大家都聚在此地要找那药王庙主事说理,必要让他矮于孔庙方可。    武大丫听了半晌,有些目瞪口呆,这些读书郎君们,发起脾气骂起人来,也挺吓人的,不比那孔研差嘛。    不过他们吵闹的话题,武大丫便不太感兴趣了。什么高高矮矮的,有何可吵的?    回到船上,不等武大丫说与武长生听,武长生已是知晓此事。    武长生也是读书之人,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那药王庙若真是造得比孔庙还高,可真是打了天下读书人的脸了。    武长生面色也变了几变,但他经过那场噩梦之后,人便愈发稳重,并不愿为此事出头,更何况,他如今也只是一介白衣,也做不了什么。    武大丫笑嘻嘻地说:“阿爹若不喜那药王殿,这事很好办啊!”    武长生乜斜了武大丫一眼,压根不信她这才只九岁的小丫头,能有什么好办法,说:“难不成那许多读书人都不能说动那药王庙主事,你便能说动了?”    武大丫举了举自己的小拳头,说:“我又不认得他,他怎会听我的,不过我可以拆了他那药王庙!”    “快住嘴!”武长生朝武大丫喝道,“药王庙也是你能随便说嘴的?药王爷在上,不要怪罪你这丫头口无遮拦才好!”    武大丫撇撇嘴说:“阿爹不一样没有好办法么?”    武长生对武大丫动不动便要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想法相当头疼,此时便没好气地说:“我们没办法,难道那许多人都没办法么?”    武大丫有些不服气,说:“我在岸上看了,那么些读书郎君,也只会在那里骂骂咧咧的,一点用都没有,两边讲理讲不清,到最后不一样要动手嘛!”    武长生不想与武大丫多费口舌,随便翻找了本书册丢给武大丫,说:“从今日起,你便不要下船了,在舱内好生将这册书抄一遍,不要偷懒!”说完转身便走。    武大丫嘟着嘴看着被武长生丢进怀里的书册,极不情愿地翻看着,一看便笑开了,纪氏问她:“你笑什么?”    纪氏对他们这父女时不时便要吵闹上一回的样子早已习惯,还以为武大丫要暗自赌气好一会呢,心里正寻思着要做些什么吃食好来安慰武大丫一番,此时见武大丫笑了,以为她被气糊涂了。    武大丫将书翻给纪氏看,说:“我还以为是些什么难读难懂的书呐!这是本游记呐!有些意思!”纪氏见武大丫无事,便也放下心来,再一看那册书,却是前朝人写的这江南风光,她从前也没到过临安府这一带,正想找些书来看看呢,母女俩便头碰头地缩在一块,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被武大丫气走的武长生虽说对武大丫的话很生气,但那也只是因为武大丫一介小娘子,却动不动喊打喊杀的,让外人知道了,难免说闲话,武长生可不愿武大丫受人一丁点儿的非议。    可是武大丫那话也并不算太错,若实在讲道理讲不通,离动手还远么?    武长生叹着气,搞不明白,这场祸事,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平白无故地,这药王庙为何偏盯着孔庙不放呢?    毕竟天底下儒生众多,他药王庙何必非要争这一时之气呢?那些个儒生也是有辱斯文,与那骂街的泼妇又有何分别?    可是武长生虽是做如此想,他却也做不了什么,他一介白衣,文名也并不太显,那些儒生们,个个自视甚高,不是经世大儒,谁又服谁呢?哪里肯听他武长生的劝?    而那药王庙的主事,他更是连是谁都不晓得,哪里能从中说合此事呢?又待不管吧,又觉得有些对不住读了这许多年的书。    那些儒生们已是在岸上吵嚷了半日,也没见药王庙里有人出来支应一声,也是怪事。    因着岸上这桩闹事,已有三四只船泊在此处看起了热闹。    武长生不预多管,便想要船家起帆前行。    从岸上打探消息的阿寿回船上说,药王庙里已有人出来说话了,他那正殿并不比孔庙高,不知那些儒生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在此地辱骂不休,简直斯文扫地。    武长生万料不到药王庙会这般回应,但是转念一想,这件事他也不过是听人所说,大家口口相传,说是药王庙主事放的话,要将正殿高出孔庙三尺三寸,可究竟那主事到底有没有这样说,他们也不知道,此时被人反驳回去,反倒显得那些儒生有些咄咄逼人了。    武长生摇摇头,这下可好,有理也变成无理了。    岸上那些儒生正有些不知所措,,便见一辆驴车沿着这岸边的小道驶进了人群之中。    车上下来个中年汉子,对众位儒生拱手道:“我木家数代行医,家中祖先曾得先朝恩赏,封为‘药王’,自南渡以来,我木家在此地治病救人,自问并不曾得罪何人,不知各位郎君,是听了何人怂恿,对着我家‘药王’牌匾辱骂不休?”    这人说得相当直白,那些儒生们也都听得明白,便都面红耳赤。    内中传出一道高亮的声音:“我辈自幼读书,得至圣先师教导,听得孔庙受辱,行今日之事,本没有大错,但只是不应对药王不敬。究竟是谁人传出药王庙要比孔庙高的话,各位兄台对上一对,便可知其人了。”    大家朝那道声音的主人看去,这是个年十七八岁的郎君,衣饰华丽,长相俊朗。    大家听他说了,觉得很有道理,有些便去打听此人来历。打听之下才知,此人姓万,家中行十一,便称他为万十一郎,今日是正好家中船行此地,碰巧遇上了此事。    有些晓得他来历的,便自去与他交好。    大家议论纷纷之下,便有一人被推搡了出来,一个青年书生指着被推出来的人,气得满脸通红,说道:“孔磬,不是你与我说,这药王庙要比孔庙高的么,怎么反推到我身上?当时在场的可不止我一人呐!”    被人推搡出来的孔磬踉跄了几步,也是满脸通红,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也是听人说的。”    那青年书生便问他:“听何人所说?”那孔磬却是说不出来。    之前说话的万十一郎便说:“原来是孔家子弟,想来是他误听了话,也是有的。”似是为那孔磬解了围。    只是孔磬终是被众儒生指指点点,那药王木家的人也是对他怒目而视,这始作俑之人,可知他惹了多大的麻烦!    万家十一郎解决了岸上的争端,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家船上,与友人说:“你这法子还真不错,让我出了个大风头。”    友人抿唇而笑,并未说话,万十一郎却有事想不通:“咱们为何非要得罪那孔家子弟,我虽是不惧他孔家,但这名声上总是不大好。”    他那友人并未立时接话,只是看着岸上渐渐散去的人群,又转头看向离所在船不远的另一条大船,半晌才说:“那又如何?圣人是圣人,孔家是孔家!”    万十一郎听了,便拍了拍大腿,大笑着说:“说得对!圣人是圣人,孔家是孔家!我早看那孔砺不顺眼了,今日便拿孔磬试试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原神:傲娇小猫被狠狠拿捏了!被炉鼎道侣救下后,大佬她杀疯了在诡异怪谈当边缘人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神雕,李莫愁情定三生封神:截教双圣,震惊洪荒灵幻动漫世界之旅【HP】罗斯克劳德的亲世代日记普通人的综影视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