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一进入养心殿冬暖阁,就感到一阵巨大的压力从头顶上压了下来。
偷眼一看,一向慈眉善目的东慈,面目已经近乎狰狞了,至于西慈则是面如冷水。
“臣,李鸿章,拜见两宫太后。”李鸿章恭恭敬敬的五体投地。
“李鸿章,知道我们姐妹为什么要召你来吗?”西慈冷冷的问。
“臣,不知啊。”其实李鸿章已经知道,两宫一定是因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溜球国事件,但是他偏不说,因为说了就显得心虚了。
“你不知道?看来你最近过得很清净啊。是从来没人上门找你的麻烦吗?还是你李大人耳朵不好使,该瞧大夫了?”东慈突然爆发,然后将厚厚的一大摞溜球血书摔到了跪在下面的李鸿章的脸上。
老实说,李鸿章从没想到东慈会这样对待自己。
一方面东慈一向有宽仁之风,另一方面,李鸿章现在多少还是有一点“自重”的本钱的。
平定太平光明国,固山和绿旗两大传统军队精锐全灭。黛青帝国的军事主力换成了,以南土西尼人为主力的三支部队: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
原本,淮军是三支军队中最穷最弱的一支。
可是随着曾国藩主动放弃兵权,大部分湘将领转为地方官员,普通士兵就地解散,湘军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楚军,同样在数年内屡遭削弱和消耗,在完成收复伊利的伟大胜利之后,曾经十万大军,现在仍然在编的已经只剩下两千余人了。
当然,这些军队不是被消耗没了,更多的是左宗棠主动安排驻防于西域,因为他恐怕如果楚军全数回师,西域一旦空虚又会被某些势力趁机破坏。
曾、左的行为固然显明了他们的忠诚,在赢得天下美名的同时,也赢得了两宫的尊重和厚爱。但李鸿章显然没有追随曾、左的步伐,主动交出淮军势力的意思。
相反,由于曾、左,事实都交出了全部或绝大部分兵权,李鸿章已经成为唯一拥兵自重的黛青第一大权臣了。
淮军最初成立的时候仅有六千余人,分为十三营,完全依附于湘军。后来李鸿章花上血本,租用了洋人的轮船,把军队运到了沪上,参加了对沪上的保卫。据说仅为了租船,李鸿章就出资近二十万两,反而没有钱装备军队,以至于时人都称淮军为“叫化子军”。
可是之所以李鸿章借钱也要进沪上,就是因为看中了这块“洋人的地盘”,要借保卫洋人发展自己。
果然,淮军一进入沪上,掌握了沪上关税厘金,立刻成了暴发户。装备全都换成了最先进的洋枪洋炮,最重要的是李鸿章成天跟洋人们泡在一起,关系处得越来越好。洋人后来干脆组织了一支完全由吉利国和兰西国洋人组成的“常胜军”,跟李鸿章的淮军配合作战。
有了洋人的支持,甚至洋人干脆帮自己上战场,淮军的战绩越来越好看了。不仅解了沪上的围,而且跟太平光明军打了好几场大仗,都取得了胜利。最后剿灭太平光明国之后,淮军足有二十万之众,而且全都是顶级西式装备,武力之强,堪称当时东洲第一。
当然,在湘、楚,两军被削弱的情况,淮军也不是一点不动,但是李鸿章仍然保持了一百零四个营约五万人的编制在自己手上。而就在这个时候,绺子军大举崛起,朝廷急需兵力北上镇压,也就不再继续弱减了。而等到镇压了绺子军之后,李鸿章也已经完成了一场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