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磐是真没想到,淡泊名利作为人设的庞德公,居然都跑到吴县这边来了。
继续这样下去,吴郡怕要取代荆州,成为学风最浓厚的地方。
后世的浙江?
哦,那没事了!
要说汉末三国学术之地,颍川、南郡和吴郡就绕不开。
而吴郡的学术氛围,历史上是孙瑜带起来的。
至于现在,自然离不开刘磐的重视。
经费的确没有投入多少,可引来大儒在这里教学,兴建水镜书院和蒙学院。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连带着吴郡的文教产业,都有很大的提升。
地方世家豪强听说蒙学和水镜书院的事情,想着这批赶不及了,那好歹也要抢占下一批,于是疯狂买书。
说到底就是卷,而且是自发的卷。
有生意,所以书商就大量招募人手抄书。
大量出身微末的读书人,靠着抄书解决了温饱,并且趁机累积更多的知识。
“一方面要教学,一方面要去编修教材,老朽年纪也不小了,有点撑不住。”刘磐过去水镜书院拜访,还没寒暄两句,司马徽就主动说出真相。
自己忙不过来,于是把好朋友叫过来帮忙,以庞德公的学识和能力,书院的学生谁不服服帖帖?
甚至编修教材的事情,他也能稍微出点力。
就这样司马徽还担心不够,托人送了封信过去交州,希望把训诂大家刘熙给请过来帮忙。
刘磐对刘熙其人不甚了解,听说是经学和训诂大家,门下弟子有程秉、薛综和许慈。
好嘛,严格来说这三个也不是很熟悉。
训诂这个学问有点偏,早期最出名的训诂学著作,便是《尔雅》,相当于现代字典和词典。
而刘熙最出名的训诂著作,便是《释名》,对各朝各代影响都很深。
作为经学和训诂大家,与司马徽、庞德公等自然是熟识,要不然也不会想到把他找过来帮忙。
“怎么,莫非使君不满意老朽自作主张?”见刘磐不说话,司马徽反问了句。
“不不,实在没想到磐居然那么幸运,能得到那么多大家相助。”刘磐连忙道歉。
那么多大家汇聚到吴郡,以后这边的学术氛围,怕是要超过南郡和颍川郡。
后世的浙江?
哦,那没事了!
“以后来的学者不少,这书院也不能再叫‘水镜’了,得改个名字。老朽当祭酒也有些说不过去,名望学识比我丰富的不知道多少。”司马徽感慨。
虽说大家就不是冲着教书育人过来的,可现阶段还需要这個书院当幌子。
真正的目的,还是教材的编修权。
未来的教学,甚至可能考试都用这作为标准答案。
这可不得了,那不得是流芳百世的事情?
这种事情,任何一个学者都没办法忽视,呼朋唤友的,转眼都聚过来了。
谁没有一两个好友,到时候事情结束。
别人知道你来编修,结果居然都不叫一声他,这不得直接割袍断义?
学术界,人情世故也无法避免,不如说更多的是人情世故。
一部著作,没有十几个好友给你宣传站台,就如《释名》这样的书,可能都要埋没,最后失传。
华夏五千年,因为战争,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失传的书籍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最残酷的,还是官府主动阉割和禁绝,比如《天工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