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语,感人肺腑。
将一个不满于弱肉强食的现状,想要做出变革的独行者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
该说不说,他邓某演戏有一手的。
“但是,大人,天下弱者那么多,您庇护得过来么,天下凡人多如草芥,您庇护他们,又有谁在乎?”
豆腐西施又问道。
“???”
油饼啊?
邓儒很想骂人。
这豆腐西施怎么回事,平常多听话多懂事一姑娘。
今天怎么这么碎嘴子?
谁在乎?
他邓某在乎就够了。
“当然有人在乎,他在乎,她也在乎,他们,还有她们,被本座庇护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在乎。”
邓儒说着,从一个男子,再到一个女子,又指了一群人,最后又指着月影宗的女修们。
谁在乎?
他在乎,被庇护的人也在乎,他们也会知道感恩,知道感谢他邓儒庇护了他们。
这种感恩,在能够吸收他们香火的邓儒看来,尤为明显。
很多人都喜欢把弱小者,弱势群体描写的懦弱,胆小,趋炎附势,不感念恩德。
似乎,这样描写,就是弱小者活该被欺凌,一帮被拯救了还不知道感恩的家伙。
但是,邓儒觉得这种描写是有失公允,是带着有色眼镜,是带着污蔑的,毕竟执笔说话写书的,不是弱小的人。
弱小的人只是力量弱小,而不是懦弱。
更不是不知感恩。
当年那位拯救华夏的湘潭老人至今还有人祭拜。
华夏农村里到处都供了他和他们的雕像,画像。
这就足以证明,弱势群体是知道感恩的,知道谁对他们好,谁又会欺负他们。
他们只是弱小,不是懦弱,更不是白眼狼。
到底是谁在对弱势群体进行抹黑?
邓儒不知道,但他觉得,如果要认识人,一定要亲自去接触,去看他们,去认识他们。
而不是去看那些作者们笔下刻板印象的木偶们。
上位者不一定鱼肉百姓,底层的百姓不一定淳朴,也不一定穷凶极恶,更不会穷长奸计富长良心。
邓儒看着那些领到粮食的百姓,一个个泪流满面,或是拿着拖车,或是背着扁担回到难民营中。
他们也会对给他们分发粮食的太极门弟子道谢。
两个阶层看似水火不容,可每个个体之间的接触,却又非常的复杂。
“他们都在乎么。”
那豆腐西施在心中反复念叨着。
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粮食的发放要很久。
有些家产多的,分的粮食就多,这时候需要哪些弟子们亲自去营帐帮他们存放粮食。
但其实按理来说。
把所有粮食存起来,统一分配,是能够利益最大化,也是最有效率的。
但是。
邓儒需要名声,而且存在仓库中的粮食。
一旦离开了他们这些人的监视。
这些粮食,不一定能到那些灾民的手中。
邓儒可是一直记得那矮脚虎那样的官吏。
两相权衡之下,邓儒决定直接将粮食发放到他们的手中。
放弃了看似效率更高的办法。
见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转,而粮食的发放可能还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邓儒便再次离开、
回到了他在仙舟上的专属房间。
有一说一。
浑一真君这个境界比较逆天的一点就是掌握了瞬移的能力。
能够沟通天地,在万米的距离内瞬间移动。
虽然跟白老板他们那样直接一脚给空间踹开线的赶路方式比起来还是有点逊色。
但也已经很有逼格了。
回到房间的邓儒躺在一张摇椅上,手中拿着一本不知道从哪里顺来的书翻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