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车间就是要验证这个计算结果,长时间实际运行后的结果在计算区间内的话,那就可以找到一个基础的普适性的生产流程,推广全国将会节约巨大的成本,当然,这个普适性还需要多次验证,但绝不能忽视这个车间的贡献。
一直琢磨到下午快两点了,轧钢厂办公室的干事小钱匆忙找到程墨竹,通知他马上赶到冷轧钢丝车间。
这心下马上明白怎么回事了,老周同志来到前线。。。。。。
到了车间,一群轧钢厂领导跟随在老周身边。老周阴沉着脸,只听见杨厂长在说话:“领导,新车间需要磨合,工人也需要磨合。”
李副厂长也跟着杨厂长的话往下说:“领导,您看我们钢丝车间到今天是试生产的第十天,我们的生产效率还是在慢慢提升的,按照设计产能,比照第一天的产量我们已经提升了50%多。”
程墨竹听到这里差点没笑出来,憋回去,这场合等下还得做戏,不知道老周会不会把被抢酒的怨气带进来。
李怀德看到程墨竹走进车间,赶忙招手把他叫过去。
“李副厂长”
“程副处长,这是咱们一机部的周领导,领导在视察车间中发现咱们的工人培训不到位,工序衔接不顺畅,你是负责工人培训轮岗的主管处长,请你给领导解释。”李怀德这眼药可真敢上。但凡没有找老周提前说清楚问题,这时候解释说人员不对,边上领导可都在呢,当时捂住盖子是没有问题的。
“周领导您好,我是负责工人培训及轮岗排序的程墨竹。”
“我问你,为什么我看到车间工人对于工序操作的熟练度不一致?别跟我说手笨手巧,这是招工时候选拔中的错误,允许一个比例,但是不会是现在这样,将近一半跟没培训有什么区别?你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
“周领导,这个问题我早在车间刚刚开始试生产的时候就向厂领导汇报过,因为更换了部分培训人员造成熟练工与生手默契度不够,因而出现这种情况。”程墨竹严肃的回答道。
“嗯?为什么更换人员?”
“领导,这个不在我负责的工作范围之内。”
周领导转向杨厂长:“小杨,工人更换的理由和我说说。”
“领导,我们接收到经过培训的新工人后发现,这批工人的素质很高,完全可以填充到几个骨干车间增加车间产量。新车间留下一多半工人来带生手,以熟练带生疏可以更好的利用这次工人培训的成果。”我艹,没一个老实人,都特么老油条,程墨竹暗地里吐槽着。
这借口肯定是早就商量好的,可你们商量的时候也和我说一声啊,怎么说培训都是我负责的,程墨竹内心呐喊着。
“那么你告诉我经过这几天的磨合产量达到设计的多少了?磨合了有一个星期了吧?还有第一天试生产的产量是多少,把车间记录给我拿来。”车间主任不敢说话,看了看李厂长,李厂长打个手势,主任小跑着出去了。
“领导,这个车间李副厂长具体负责,详细数据由李副厂长为您汇报。”说完看向李副厂长。
“领导,试车成功后,我们经过加班检查设备和生产线,于第二天,也就是1月3日开始试生产。从试生产到今天整整12天,中间星期天我们没有休息。第一天的试生产,产能达到设计标准的45%,主要原因就是还在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技巧并磨合工人与设备的默契性。经过十天的磨合,到昨天为止,产能对比3号提升了52%,虽然依旧没有达到设计标准,但我们有信心加快这个进程。”李怀德大声的向领导汇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