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这些生了女孩的人家,多半不会怎么吭声...他们一嚷嚷,那不就承认自己的祖宗,曾经干给缺德事儿吗?
再说了!
生了个赔钱货,有什么好嚷嚷的?
嫌丢人,丢的还不够么?!
因此生了女孩的,多半不怎么吭声,就那么偃旗息鼓的遮掩过去了。
而那些生了男孩的人家。
肯定会眉飞色舞,甚至是敲锣打鼓的、给王神医送了锦旗,送来红鸡蛋。
以表达他们对神医的感激之情...
再加上还有王神医雇来的那些‘托儿’,到处去大肆宣扬!
此消彼长之下。
势必就会让更多的人,误以为这个王神医...果然灵验!!
王硕问,“既然你知道,他到底是怎么骗人的,那为什么不将他抓起来,最少也得把他赶走啊!”
“抓个锤子!真正的江湖,绝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叶小川直摇头,“且不说这种事,你真的还没法拿出具体证据。
所以即便把他抓了起来,公社顶大也就用‘非法行医’为借口,关上他两个星期之后,最终还不得放人?”
“说句不好听的话,哪怕你今天把王神医给毙了!
你信不信,明天又会冒出来几个张神医、赵神医?”
“至于说,将他赶走?”
叶小川直摇头,“三十里铺他待不了下去了,他不会跑十里铺公社去?
我们...确实是能追的他满脂米县跑,让他骗不了人。
但那孙子不能跑到子洲去?不会跑延川那边去,给你来个重操旧业?
最终落下来,你把人给得罪了不说,事情的本身,也没半点改善。
信不信乡亲们还会埋怨你:说你破坏了他们的好事...连他们生个儿子的希望,都被你彻底给整没了...
这样一来,你信不信乡亲们,还恨死你?”
叶小川苦笑着摇头,“人...或许不怕日子过的苦,就怕彻底没了念想、没了任何希望!
这姓王的骗子的存在,或许他不能帮乡亲们解决任何问题。
但是他至少...能给大家一个希望,给他们一个期盼!”
说到此处。
王硕算是彻底明白了:
只要重男轻女的思想存在一天,那么像王神医这种人,就会有他们生存的土壤。
那真是怎么叶也赶不尽、杀不绝的!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狠狠地敲诈这种家伙一把。
将他骗来的钱,给尽量压榨出来一部分!
用叶小川的话来说:
这就叫“广大群众的钱,最终还得用来造福于一部分群众”。
只不过。
前面那个‘群众’,是一种广义上的泛指、是指那些十里八乡被骗的愚昧之人。
而“被造福的群众”,则是指三十里铺生产队的社员...
用别的地方人的钱,来造福三十里铺的自己人?
而且这些钱。
也没有落到叶小川的个人兜里,总的来说,他还是在为集体谋福利。
嘶......听起来。
咋感觉,没毛病哦!!
——第355章——
三十里铺饭店那个后院,要说占地面积也不小。
陕北本就地广人稀。
当初修建这所学校的时候,劳动力又不要钱,全是社员们出的义务工。
地皮也不要钱...荒郊野外的,爱盖多少盖多少。
所以。
当初在开办饭店的时候,叶小川一眼就瞅准了这所废弃学校...不为别的,因为它占的地盘大啊!
光是外面的空地,都有好几十亩!
所以这所偏僻的后院。
说起来只是一个后院而已,但其实它的面积,真还不小。
只是有很多空地,暂时还没有利用起来而已...
本来正对着进入后院的甬道,也就是最偏远的角落里,是赵小蕊的豆腐坊。
而豆腐房旁边不远处,是小娟和她外爷、妹妹和弟弟的“家”。
小娟家旁边是杜小雨,和杜老大住的两间窑洞。
侧面则是由老闵负责、那座储存饭店物料的仓库。
背面是饭店大厅的后墙,贴着后墙根儿,盖了一排简易的房子。
那里是冉苗冉婷两姐妹,以及张海丽她们的宿舍,和会计办公室。
与库房斜对着的,是叶小川的办公室兼休息室。
后来。
佘医生和他的徒弟杜鹃姑娘,心心念念想来三十里铺这边,挂靠在大队卫生室名下。
打算开设他们自个儿的诊所。
于是。
叶小川便让人把紧邻着库房,那两间闲置的空窑洞,给收拾出来。
里里外外用石灰粉刷了一番,白油漆长木板招牌,往墙上一挂!
这就变成了“三十里铺生产大队卫生室”的所在了。
卫生室地方不大大。
一孔窑开间也就是4米,进深9米。
这两孔窑洞其中一间,被当作诊疗室、注射室,消毒间,药房...还兼做输液留置室。
以至于窑洞里面,拥挤的要命!
来看病的老乡稍微多一点点的话,连转身都转不下!
而另一孔窑洞。
则是杜鹃姑娘,和佘医生的宿舍,兼做饭生活起居。
另外还得放进去一些,闲置的医疗设备、器械之类的。
因此那间房,也不宽敞。
等到叶小川和王硕来到后院。
只见整个院子里,到处都挤满了人!
有站着的,有蹲着的。
甚至有些人因为他身上有病,实在是扛不住,不能久站。
所以干脆就扔条被子垫在地上,就那么斜躺在上面排队!
一时间。
槐树树下,屋檐下,山墙根下...或坐或躺或蹲,全都是些密密麻麻的人!
“唉,只愿药柜落尘,只求世上无病。”
王硕感慨一句,“佘医生天天的生意都这么爆满,这可...真特喵让人发愁啊!”
愁?
叶小川扭头,“我咋见孙贼你脸上,很明显刻着4个字呢?”
“啥字?”王硕笑。
“乐不可支!”
叶小川也笑,“也分明看见你的两只瞳孔里,全是孔方兄在那里不停的翻滚,兴奋的很呐!”
王硕挠挠头,“其实吧,病人得到良好的医治,同时也带动了咱们饭店的生意。
这不挺好的吗?
咋在你嘴里说出来,就成了光是我在那里赚钱,而对患者没有一点点好处了呢?”
以卫生室为龙头,从而拉动消费?
靠着医疗这一块儿。
去带动餐饮、住宿,小吃、商品零售,甚至是护理、运送患者...等等行业的发展?
从而在这一片,搞出一个自营商圈?
就像某些地方的沃贰玛一样,都是盖在鸟不拉屎的荒郊野外。
但人家,真还不怕!
因为它的规模足够大,引流能力超级强悍!
要什么成熟的商圈?人家自己就是现成的商圈,自个儿就是一块磁铁。
不靠别人。
这种超大规模的流通企业,它自个儿,就能搞出来一个全新的自营商圈。
有它在的地方。
周边就会迅速搭建起一套,很是完整的商业流通体系...
而这一点,后世著名某坦中学...它也能做得到。
紧紧围绕着这座中学,人家周边的房屋租赁、商业零售,小吃以及补课、培训之类的产业...
全部都发展的非常好。
卫生室咋了?
名义上是卫生室,实际上是一所技术一流、规模不小的中心医院。
就不能带动,三十里铺饭店这一片的产业发展了?
别人大有大的做派,咱们小有小的干法。
嘶...别说叶小川了。
甚至就连刚刚摸到一点点商业皮毛的王硕,他都忍不住有点怦然心动!
感觉,有点搞头哦!
这阵子,由于叶小川到沿海地区出差去了。
在此期间是王硕和冉婷,在那里监管整个饭店的运营、和监督账目上的收支情况。
谁也不想落于人后啊!
所以在冉婷和王硕二人,代管饭店这段时间里。
其实。
他们两个也巴不得这几天生意爆火,整个收入给它个爆发性增长!
这样一来。
王硕、冉婷他们自个儿也感到脸上有光、很有成就感对不对?
老人家保佑!
结果天遂人愿!!
得亏佘医生一战成名,一下子就招来了这么多病人,天天跑来三十里铺卫生室排队看病。
而陪伴这些病人前来的。
通常最少得有一个,多的时候,甚至是三四位亲人会陪着他们一起过来。
看病得起早,来了就得排队。
时间长了,他们的肚皮扛不住,总得在饭店里吃点饭吧?
这无形当中。
就给三十里铺的饭店,每天带来了上100位、凭空多余出来的顾客。
前来看病的人之中,有纯粹的农村苦哈哈,但也有不少附近的城镇居民。
病号饭,毕竟不能太过于敷衍,至少营养得跟上。
因此每天来求医问药的这些人当中,哪怕一个人,她们平均只吃几毛钱。
那一天算下来,也了不得!
这至少,能给三十里铺饭店,额外带来好几十、甚至上100块的营业额!
区区100来块钱,说起来似乎不多。
但按照“计划委”的规定,餐饮服务社单位,有40%的毛利。
这么一算,整个三十里铺饭店,每天都能增收40来块。
而且是...每天!!
这就相当于:每天新增的这笔收入,就足够顶的上饭店里,3位服务员。
她们整整一个月的工资了!
而三十里铺饭店里,第一批招收进来的服务员,总共才18位。
也就是说。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卫生室的存在。
三十里铺饭店,只需用6天时间,光是额外获取的这笔利润。
就能抵消掉,饭店里所有服务员的工资开销...
你说厉害不厉害?
就这,
还没算那些住的离这里远,当天没能及时看上病,或者需要留守观察的患者。
他们还得在三十里铺招待所,开房休息...这又是一笔收入。
本身三十里铺招待所,天天都基本上爆满。
如今又增加了一大批、需要在此住宿的人,以至于搞的三十里铺招待所的房间,如今已经非常紧张。
有些时候,甚至达到了一房难求。
这就使得老支书,不得不提醒叶小川:小川啊,是不是该考虑考虑,将招待所的规模扩大扩大了?
这就让叶小川,不得不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
在这个时代,大力发展房地产,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人家单位职工,有福利房。
而农民他们连温饱都没解决,哪还有闲钱买房?
而且他们与土地已经深度捆绑,去邻县一趟,都得有《出行证明》才行。
且不说农民没钱,即便是他们兜里有钱,又哪敢跑别的地方去买房子呢?
所以搞房地产,显然是不行的...时机远没成熟。
而在教育方面着力?
——这个吧,可以搞。
比如说三十里铺大队和白家沟大队,合办的那所村办小学。
确实可以加强里面的师资力量,以及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但搞那玩意儿...只能往里面砸钱,就别指望赚钱了。
铁定赔!
房产,教育,医疗...前面两个,显然不现实。
但最后一个,倒是可以试试!
三十里铺饭店外面的广场,左边那一大片空地,原本是设计为修建一座小花园。
现如今的叶小川。
打算在小花园后面一点点的地方,再盖一座全新的卫生室!
构思中的那所卫生室。
其实是按照超过公社卫生院的规模、以及医疗设施来筹划的!
也就是说:一旦等到三十里铺新卫生室投入使用,它的接诊能力、以及医疗设施设备这些硬件方面。
势必将全面超过,官庄公社中心卫生院的水平。
规模接近、或达到县卫生院那种程度。
而要想改扩建卫生室在,手续上不会存在任何问题...在这个时期,很多东西都不规范。
只要公社里没人明确反对,那就没事。
但问题是:
要想兴建一座规模和设施,都超过官庄公社、中心卫生院水平的卫生室。
这不仅仅需要解决,医资力量方面的问题。
还有,哪来这么多的资金?
以及兴建医院的时候,怎么才能组织到这么多的劳动力?
要知道。
当初每个公社兴建中心卫生院的时候,它是可以由公社出面,向每个大队摊派出义务工的名额。
人家修建卫生院。
所动用的劳动力之中,除了那些有技术的工匠之外。
其他那些干粗活的劳动力,基本上是不需要付工钱的!
甚至连修建卫生院之时,要是遇到资金不足的时候。
公社还会摊派给全体生产队社员、各大工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就连那些民办老师,他们原本每个月,才不到18来块钱的工资。
那也得“自愿捐”出个3块5块的...
其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每一座中心卫生院、粮站,每一条灌溉渠的背后,都是由各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在承受这些不可承受之重...
公社要搞个项目,当然可以这样干。
但三十里铺生产大队,显然不行...上次围堰造湖的工程,已经让全体社员们都脱了一层皮。
而如今修建粮食加工坊,他们还得出义务工!
如果盖卫生室,再这么来上一次的话?
用那个王骗子的话来说:同志啊,你总不能老逮住一只羊,可劲儿的薅吧?
快薅秃噜了都...
但眼瞅着满院子的患者...这都是钱啊...啊呸!这都是些急需得到医治的群众。
这怎么忍心让他们,就这么在院子里苦苦煎熬呢?
所以。
新建一所能容纳大批患者的卫生室,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
但...资金方面,该怎么解决?
而且眼下春耕在即。
自己又上哪,找那么多廉价劳动力,前来参与基建工程呢?
【说明】:
小三轮合章,是为了抬升均订,争取拿到推荐...一本书,如果总是没有推荐的话,那将会是一件很痛苦很痛苦的事情!
——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