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川的办公室里。
张维和陈美华,与叶小川对面而坐。
他俩正在汇报前几天去县邮电局,准备申请安装电话的事情。
结果进展不顺。
“哎邮电局那负责人同志...纯粹就是个老顽固,油盐不进!”
张维气鼓鼓的吐槽:
“我老早就把申请递上去了,这家伙总说在研究、在研究...麻蛋,把我当那种毫无社会经验的愣头青打发啊?”
陈美华点头,“我看那个负责人的态度,他其实根本就就想给我们拉电话线!”
“小川,你的鬼点子多...啊,不是,你的办事能力更强。”
张维试探着问,“要不...这件事,你亲自出面去办?”
事无巨细,啥都自個儿去弄?
叶小川不由摇头苦笑...
哪忙得过来呀啊!
尤其是以后。
随着三十里铺以后开办的企业越来越多,涉及到的的业务范围,自然越来越广。
如果真是什么事,都要自个儿去办的话。
那还不得累吐血?
就好比装电话这事儿吧,要解决起来,确实有点麻烦!
倒不是说没法解决。
而是像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呢。
真要去透支自己的人脉,去请一些县里面的实权人物出面帮忙?
那么这件事,确实能办成。
但自己刚刚积累下来的这些人脉,真还不能随意透支,得留着点、得用在刀刃上...
坐在椅子上,叶小川陷入沉思:
通常来说。
只要他说‘在研究’的话。
那就意味着,对方并不想办这件事。
或者是人家是在观察提出申请的人,看看申请人,到底能搬出哪尊神仙来?
要是来人个头太小、分量不足。
那边就会直接搬条条框框,看似婉转,但其实是很直接的拒绝。
若是来人分量还行。
那他会真的好好“研究研究”,吃上两次喝上几回,也就把事办了。
而要是申请人,真搬出来一尊大神?
那还有啥说的!
包管他欢欢的办,克服一切困难也得办...哪怕没困难,那也得创造点困难,再办!
——这就是他惯常喜欢用的‘看人下菜’了。
由于没竞争,而且还没生存压力,更没业绩压力。
所以三十里铺饭店这根电话线。
拉与不拉?
都对他的个人收入、以及仕途升降...毫无影响。
相反。
多拉一条电话线路,反而还会增加线路工的维护负担!
正当叶小川知道迟迟不批安装电话机申请的原因,正在思索该怎么解决之际。
“笃笃笃——”
“叶知青同志,你在吗?我是县广播站通讯员桑汴熙,有事想见见你。”
张维起身去开门。
只见桑汴熙朝着张维点点头,以示感谢。
随后便直直走到办公桌跟前:“叶知青同志,你好!”
“嗯,挺好。”
叶小川抬起眼睑,心中忽地一动!
但神情却是一脸漠然。
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开口道,“现在你看见我挺好的,应该放心了吧?
好了,现在麻烦你往后旋转180度,走上4.3米,然后左拐90度,继续走1.52米,顺便把门给我带上,谢谢。”
“额...看来叶知青同志,你对我的意见...似乎,挺大?”
桑汴熙去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厮混的多了!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他也接触的不少。
察言观色,见风使舵,那是桑汴熙的必备技能。
眼前这的叶小川语气不善,态度不友好。
桑汴熙如何感觉不出来?
不过。
这就像王抠门和李啬皮打平伙,酒嘛大家一起喝...账却是各算各。
桑汴熙觉得叶小川对他的态度,不是太友善。
而作为叶小川的角度,何尝又不是在对对方,做一种场耐压测试呢?
——假如桑汴熙怎么也赶不走、抗压能力特强的话。
那说明什么?
那就只能说明,眼前这软骨头家伙,绝对是有求于自己。
他越能抗压,那么所图必然就越大!
只见桑汴熙满脸真诚,“叶小川同志啊,您对我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怎么感觉您对我的意见,挺大?”
叶小川摆摆手,“没意见,只是不耻。趁我没扇你之前,麻烦你照做。”
桑汴熙难得脸一红,“别这样...叶知青同志啊。
我这次来呢,只是想对您做一次专访。相信这对于您、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不是?您又何必呢...”
“三十里铺大队,支部书记姓黄,大队长是老赵。”
叶小川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装着写文案。
一边头也不抬的开口道,“我只是生产队的仓库保管员,兼饭店负责人,你采访我干啥?
仓库里的事,没必要向外人说。饭店里的事说了你也不懂,而且也没新闻价值。
更没法将其编造成,脂米地界上的神话...我看你,还是断了这念想吧。”
叶小川摆摆手,“请回,我不会接受你的采访。”
额,这...
说实话。
这么多年来,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桑汴熙无论走到哪里,各个单位的负责人对他,那都热情的不得了!
又是好烟又是好茶。
那是有问必答。
个个都巴不得桑汴熙用他春秋笔法,给本单位以及他本人涂金抹粉、好好宣传宣传一番。
完事儿了,还得好好请桑汴熙吃上一顿。
名烟名酒,各种特色菜、价格昂贵的好菜只管流水价的上!
等桑汴熙临走的时候。
还在得拼命的往他皮包里塞东西...
这么多年以来,走到哪都备受礼遇的桑汴熙,哪曾遭遇过这种冷遇?
眼前这位知青,明明就是三十里铺大队的实权人物。
他在三十里铺生产队里。
绝对可以算得上一手遮天,说一不二的。
三十里铺庄子里的大事小情,全是这家伙在作决定。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可叶小川却偏偏不认...这就让桑汴熙犯了难:不采访叶小川,去采访老黄老赵?
那有个毛用!
让他们说说一年的节气、讲一讲怎么种庄稼...或许还能凑合。
但要让他们讲一讲什么经营理念,怎么才能搞好农村基层管理工作?
从来没真正脱离过农村。
也没少采访过农村基层干部的桑汴熙,他哪会不知道:那些人憨厚老实,文化不高,见识不多。
面对通讯员采访的时候。
那些基层干部说起话来,能保证最基本的流畅、说话不磕磕巴巴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还敢指望他们能站在理论高度,去进行归纳总结?
想啥呢!
原本桑汴熙并不想受这种气!
可眼下,形势比人强。
谁不知道叶小川本人,和三十里铺大队、以及三十里铺大队的饭店。
还有那个座能把农副产品,卖进四九城的粮食加工厂,更是具备成为脂米县、乃至于整个陕北地区的名片!
像这样的明星企业。
身为脂米县本地新闻工作者的桑汴熙,哪能不亲自参与报道?
他要是敢,不积极报道本地最抢眼的明星企业...
那就属于业务水平不过关,甚至是严重失职了!
而至于三十里铺的其它企业。
桑汴熙深信:用不了多久。
势必会被脂米县各个单位,如同众星捧月一样的,弄成他们各自单位的重点扶持项目、行业示范工程。
有了当地部门全力以赴的,将资源倾斜到这些项目上?
那真的是一头猪,都能被活生生的树立成典范猪!
如此一来。
作为这些企业,这些工程项目背后的策划者、执行者的叶小川。
必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正直新星。
桑汴熙就是打算趁叶小川还没起飞之前。
抓住机会做个专访。
那不也能证明:
桑汴熙自己眼光独到、正直嗅觉灵敏,新闻敏感度高、业务技能过硬吗?
而且。
一旦三十里铺名声大噪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