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土地贫瘠,气候苦寒。
三十里铺庄子里的乡亲们,千百年来,他们的日子过的,真心不容易。
一年最多能吃2、3回肉。
而且一年到头,乡亲们没哪一天,敢敞开肚皮开来美美地吃上一顿饱饭。
他们天还没黑,得赶紧上炕睡觉。
——没别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舍不得花费那两分钱的煤油。
社员们养几只鸡,一年收获上100只鸡蛋,除了娃娃过生日那天,平常却没有一只鸡蛋敢吃到嘴里。
全得拿到市场上去。
把鸡蛋换成几分、几毛的现金,好用来给家里买药、买盐,买火柴啥的...
而衣服则是大娃穿完了给二娃,二娃穿完了给老三,老三穿完了给老四、老五...
方方面面的省,已经节省到了极致。
绝不敢浪费一分一厘。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陕北的乡亲们,日子过得不容易。
而新加入三十里铺大队的人,那就更苦了!
其中张启正要好一些。
毕竟他是个文人、是海归,再加上腿也有点不方便。
所以。
暂时因为手头没专业资料,没有实验材料,更没有实验设备和专业试剂的他。
为了消磨时间,就只好跑到三十里铺与白家沟合办的村小学。
去当了个义务科普教员。
甚至有些时候。
村办小学里的那些民办老师,遇到要生孩子了,或者是家里面有什么婚丧嫁娶的事情,而顾不上来学校上班。
往往这個时候。
张启正还得顶上去,临时充当一次全品类的代课老师。
——他除了不教学生娃娃们跳舞之外,其他上至天文下到地理,语文数学...啥都教。
甚至偶尔有些时候。
他还会教孩子们几个英文字母,给他们讲讲《逻辑学》的初步知识之类的。
——日语,张启正是自然不敢教的。
一个是陕北的乡亲们,真的很恨那玩意儿,而且张启正他已经用一条腿,领教过了骁将们的厉害。
饶是再不会拐弯的他。
也知道形势比人强,个人在面对大潮流的时候,渺小的如同一粒尘埃...
这些日子。
张启正不用到生产队里去出工,自然挣不来工分,而村办小学也不会给他发工资。
所以张启正的生活来源,全都靠叶小川个人拨付给他。
偶尔有些时候。
张海丽也会买点米面油、肥皂洗头膏之类的生活物品,然后给她表哥送过来。
所以。
除了喝不惯这边的苦碱水、吃不到什么绿叶菜之外,张启正的日子,其实过得还是蛮悠闲的。
而沐晴沐娜两姐妹,日子过得则不是太容易。
白天,这两姐妹在饭店前面的广场上摆摊。
向南来北往的班车上的乘客,和那些过路司机、押车员,宣传自家的“米脂婆姨牌”精品小米。
而到了下午6:00左右。
此时的班车已经基本上停运,沐晴沐娜就会收拾摊子,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回仓库里了之后。
她们两姐妹还得赶紧洗漱一番。
然后帮着收工回来的郝舒姑娘,一起在饭店院子里,开始摆摊卖烧烤。
——这其实,就是沐晴两姐妹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了。
只因当初。
郝舒姑娘、沐晴沐娜已经和叶小川口头约定好:烧烤摊子上卖出来的钱。
其中7成归饭店所有,剩下的3成,则由沐晴沐娜,和郝舒姑娘平分。
烧烤摊子的毛利润高。
这种分配方案,其实是很合理的:饭店赚3成,三位姑娘赚3成。
大家都有的赚,干起活来也得劲!
白天沐晴两姐妹。
得站在广场上,向几百位喜欢问七问八的旅客,卖力推销小米。
同时还得注意培养,促销队伍里的其他陕北姑娘,得慢慢的给白凤凤她们灌输商品意识,以及推销技巧、和与顾客沟通的艺术。
白天两姐妹劳心劳力不说,嘴皮都得磨薄几寸。
到了晚上。
她们还得忙着穿竹签子、准备各种食材,还得忍受烟熏火燎...
一通忙碌下来,真很累的!
不过。
好在这两姐妹,从小都是吃苦长大,这点累对她们来说,还不算多大点事。
尤其是只要有钱赚、就能笑得一张脸稀烂的沐娜。
这姑娘!
但凡那些在三十里铺住宿、用餐的司机稍稍大方点。
一个人吃上5毛、1块2块钱的烧烤,就能把沐娜,给高兴的直接原地跳起来!
要是遇到几个司机聚餐喝酒,人家一桌子吃下来,至少都是个3块5块的!
遇到这种好生意。
那简直就能把沐娜,给直接变成一只蹦蹦跳跳、乐不可支的快乐小鸟...
而这个烧烤摊子上。
正是有了活泼可爱、浑身都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沐娜活跃气氛。
再加上大大方方、接人待物极为得体的沐晴,以及漂亮却又有点残疾、因此让司机们倍感怜悯的郝舒姑娘。
还别说!
这3位姑娘的烧烤生意,真还好的不得了!
甚至有些司机,其实他们在饭店里已经吃饱了,只不过因为晚上无所事事。
长夜漫漫,难以打发时间。
他们就会奔着感受一下沐娜身上那股青春活力。
享受一番沐晴姑娘落落大方、处理起事情,有条不紊的那种雍容气质。
甚至是纯粹出于怜悯,想照顾一下郝舒姑娘的生意。
所以这些司机们。
一般晚上多多少少都会来烧烤摊子上,消费上一点、尝一尝在别处吃不到的烤带鱼、烤生蚝。
或者是海带炖猪手之类的...
货车驾驶员作为八大员之首,他们的工资收入高、外快多。
正是有了他们的捧场。
三十里铺饭店的这个夜市摊子,生意居然还出奇的好!
每天晚上。
烧烤摊最少能卖10几块,生意好的时候,甚至还上过40块钱的营业额!
这笔收入...就有点馋人了!
可把饭店里那些女服务员,给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但羡慕归羡慕。
饭店里的这些姑娘们,倒也不会心生妒忌...毕竟人家这三位姑娘,都是靠本事吃饭、靠着双手挣钱。
再加上沐晴沐娜,和郝舒姑娘。
人家无依无靠,无亲无故,没爹没妈的...
让她们多赚点钱,能让她们心里多一分安全感,这也是应该的不是?
所以。
对于烧烤摊上那三位姑娘,挺能赚钱这一事实。
饭店里的白珍珍她们,只是羡慕,但绝不会妒忌。
相反,这些服务员还会时常去帮忙,免得把这三位姑娘给累着了...
确实累!
把人累成狗的那种累。
而要说在所有人当中。
其实最苦、最累的,就得数郝舒了。
这姑娘!
为了让三十里铺的父老乡亲们接受她,为了让社员们,不把郝强郝舒兄妹俩看成累赘。
同时也是为了不给叶小川丢人,不让叶小川为难。
郝舒天蒙蒙亮就会起床,替自己和哥哥做好早饭之后。
然后她就会急急忙忙、赶往三十里铺的水利工地。
开始去砸石头、挖泥沙。
整整在工地上干了一天,累得浑身瘫软、筋疲力尽,双肩都磨起了血泡的郝舒。
顾不上喘口气,甚至连喝口水都顾不上。
又得急急忙忙赶回三十里铺饭店,张罗着摆摊。
烧烤摊子,通常得摆到晚上10来点,甚至是11点左右。
这个时候陕北的夜里,已经开始冷下来了,也没什么顾客了。
直到此时。
连轴转了15个小时的郝舒姑娘,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小娟家去挤着休息休息...
实在是太累了!
但这位坚强的哑巴姑娘。
她从来没叫过一声苦,从来没在任何人面前,说过一次累!
更没有向叶小川抱怨过,生产队里谁谁谁又鄙视她了,暗中又有谁,搞小动作欺负她了。
——鄙视链这东西,永远杜绝不了的。
叶小川当然可以在社员大会上当众宣布:谁要是敢欺负郝舒,老子就把他怎么怎么...
那样干,的确是能震慑住三十里铺的社员。
可能杜绝他们打心眼里,对郝舒兄妹俩的排斥和鄙视吗?
肯定不能!
一个在农村里,不能给生产队集体创造效益的残疾社员?
那种人在村民们的认知当中,年底得让她白白分走宝贵的粮食...这与在大家的碗里抢饭吃,有什么两样?
所以,在工地上没少被别人翻白眼的郝舒姑娘。
她个中到底受了多少,让她说不出的委屈?
夜里她躺在被窝里,到底有多疼、心里有多少悲苦?
恐怕,那就只有郝舒自个才知道了。
但这姑娘,从来没叫过苦,没叫过累,更没有找叶小川告过状。
懂事的,让人心疼...
而这一阵子。
叶小川天天得等到她们的烧烤摊收摊了,得把沐晴沐娜两姐妹,给送到三十里铺庄子的保管室。
让她们去和马璐作伴,然后才能回到饭店办公室睡觉。
所以。
刚才古含珠让自个儿去她家,叶小川又怎么可能听她的?
沐晴沐娜两姐妹的安全重要,还是古含珠的那点家务事更当紧?
叶小川心里,自有一杆秤。
是夜。
等到沐晴沐娜忙完,叶小川去自己办公室把古含珠叫醒...
这小媳妇儿,白天得忙活整整一天。
凌晨2点又得起来,开始帮着赵小蕊磨豆腐,确实欠觉。
姐姐古含珠,在叶小川的床上睡着了,而她妹妹古含笑,则一直坐在办公桌后面看书。
而且她看的,还全是些和销售管理方面有关的专业书籍。
担心古含笑耍小聪明。
叶小川还特意问了她几个问题...还别说!
古含笑这姑娘,前些日子恐怕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
叶小川问的问题,角度刁钻,专业而且稍显冷僻。
但人家这姑娘!
居然回答的不慌不忙、有模有样的,很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让叶小川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夸赞一句:好样的!
自个身边,真还缺她这种能熟知销售理念、能准确揣摩顾客心理。
同时又还能熟练运用,各种沟通技巧。
懂得“推销商品,首先得推销自己”...这种营销精髓的销售专业人才!
人才难得啊!
心情大好的叶小川,叫上沐晴沐娜两姐妹,和古含珠古含笑一对姊妹花。
然后便打着手电筒,一同往三十里铺庄子回。
等把劳累了一天,早都困得睁不开眼的沐晴沐娜,安排到马璐那边去休息。
——这没办法的。
三十里铺饭店的房间越来越紧张,再加上沐晴沐娜两个人的口音挺重的。
以至于两姐妹在饭店这边,找不到人和她们说心里话。
所以沐晴沐娜,宁愿天天晚上跑到仓库里来和马璐做伴。
也是不愿留在饭店里,和那些女服务员挤挤的...
安顿好沐晴沐娜。
叶小川跟随古含珠两姐妹,来到了古含珠家。
她家里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
由于现在古含珠已经离了婚。
少了一层顾虑的她,一回到家,就明显变的比以前更为放松、更为随意了...
先是把叶小川,安顿在里窑的沙发上坐下。
又让自家妹妹,到外窑去烧水沏茶。
然后古含珠便大大方方的,在屋子里脱去外套、夹袄,长裤棉裤。
说实话。
以前叶小川又不是没见过古含珠,只穿一身大红内衣,挺着一双雪梨,高门凸现的样子。
甚至在豆腐坊里。
还见亲眼到过她和赵小蕊,浑身赤果果的在麻袋上...那啥。
但如今。
昏黄的煤油灯下,一位半熟不熟的俏媳妇,就那么层层叠叠的往下扒拉...
那场面!
所能给人带来的感官体验,不一样,真不一样...
“干嘛呢?咯咯,觉得我好看吗?”
古含珠拔完身上的厚衣服,只穿着柔软贴身的秋衣秋裤,弯腰从茶几下拿出一个马蹄铁盒子。
打开一看。
里面是花生瓜子,甚至还有一把当地产的豆沙馅酥心糖。
将这些零嘴摆在桌上。
古含珠一边说着话,一边又去五斗柜里掏出来一瓶酒,“小川同志啊...算了,家里没外人,我能叫你小川吗?”
叶小川点头,“你随意,我无所谓的。”
正说着话。
妹妹古含笑,端着两盘凉菜进来了。
一盘油煎豆腐,上面撒了点小葱,金黄金黄的,看着让人很有食欲。
尤其是在食用油严重短缺的这个时代,只要是油炸过的东西,那就没有不缠人的!
另一盘是猪耳朵。
估计是古含珠用她的个人魅力,跑到饭店后厨,去找胡勇那个酒鬼兼厨神。
通过走后门,买出来的。
望着很快就端上桌的这两盘下酒菜,叶小川不由暗自提高警惕:
看来这两姐妹,是早有准备啊!
光是一个很会耍心机的古含珠,就有点让人防不胜防了,如今再加上一个不知深浅的古含笑?
那就不得不让人加倍提防!
等到把菜摆好。
古含珠拧开酒盖,古含笑负责端杯,“叶知青同志,我敬你一杯。”
叶小川不动。
含笑一张俊俏的脸上,酒窝频现,“叶知青同志,你不用多想。我敬您这一杯酒呢,是有原因的...您喝,喝了我跟你说。”
接过酒杯,一仰脖子。
把酒杯底子朝着对方一亮,叶小川开口道,“说吧。”
“是这样子的。上次您让我多看销售技巧,和心理学方面有关的书籍。”
古含笑柔柔又笑,“我确实看了很多书籍,为此我甚至还跑专区图书馆去了一趟。
感觉通过看这些销售书籍、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我的眼光拓展了不少,心胸大开,就像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一样。
而为了巩固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
我还专门托关系,去绥得县供销社某个综合门市里,义务帮忙...帮着人家打扫卫生,搬运货物、超市柜台,洗拖把搓抹布之类的。”
“换取人家同意我在柜台上,接待接待顾客、帮他们卖卖货啥的。”
听古含笑这么一说。
叶小川倒也有几分触动:看来,这姑娘和白珍珍属于差不多的类型。
都非常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想改变现状。
和白珍珍一样,出生于农村的古含笑,同样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叶小川一直认为:
只要是在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断去努力的人,不管对方是丑是美,是聪慧还是笨。
都是值得尊敬的。
“那你说说,做销售的人,首先地位的素质是什么?”叶小川问。
“首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产品都是最好的!”
古含笑大大方方回道,“没有所谓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合格的销售员。
任何产品都有适合它的受众。
就看我们这些销售人员,能不能精准的将他们区分出来,并顺利的将我们的产品,销售到目标客户手中。”
不错!
看来这姑娘,确实是一个做销售方面的人才!
尤其难得的是古含笑,她已经能从理论高度,去归纳总结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再端上第2杯酒。
古含笑款款而谈,“叶知青同志请您放心:我不会求着、缠着您,以便给我安排一份工作什么的。”
“我只是想有一个机会,呢能够在你面前,好好展示一下我自己的综合技能。”
古含笑满脸真诚,“我是什么样的水平,我只需要把它展示出来。至于用与不用,那是您做决定。
我确实是需要一个舞台,但您愿不愿意给我上台表演的机会...这个完全在于您,请放心,我是绝不会死缠烂打的。”
挺好!
有这种意识,知道自己的本分,知进退...那就挺好的。
默默将这姑娘记在心里。
古含笑的事,便暂时告一段落。
——毕竟现在三十里铺的集体企业,需要用到精英销售人员的,无非就是一个粮食加工厂。
这种东西。
多半是走关系户单位,走外贸出口渠道。
所以。
暂时还用不着在销售窗口,安排临时促销员,去和顾客之间进行一对一的推销。
像古含笑这种。
拥有娴熟的销售技能,和对人心、人性的揣摩能力,已经远超普通陕北姑娘的人才。
叶小川准备将她放到那家,还在自己脑海中、属于初步规划阶段的化妆品厂。
至于现在?
那就先让她去给沐晴沐娜两姐妹,打打下手。
而等到以后,真正需要组建销售队伍了。
那就把古含笑,安排到给沐晴手底下...充当沐晴的左膀右臂。
反正叶小川已经打定主意:
无论古含笑的能力有多强,以后她永远都将是沐晴手底下的一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