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利民饭店”的工地。
其实距离三十里铺饭店并不远,顺着国道往绥得方向,走上个2里多地也就到了。
这是一座非常漂亮,非常现代的砖混建筑。
打老远一看!
就能看见那栋、外墙上刷了淡黄色外墙漆的小二楼,矗立在灰扑扑的国道边。
外墙颜色鲜艳,建筑设计外形新颖...很是打眼。
只要是路过此地的,无论是货车还是班车、或者是行人。
但凡他们打此经过,目光哪有不被吸引过去的?
绕都绕不开!
等到走近了,叶小川跨坐在自行车上单脚支地,仰头仔细观望这栋建筑。
只见在两米高的围墙后面。
整体造型有点像“凸”字形状的这栋楼,总共分为上下两层。
而且出于储存井水的需要,在楼顶还修建了一座水塔...像这种设计在整个乡下的话,那是绝无仅有的了!
要知道,陕北可不比南方。
到了冬天的时候,有时气温会低至零下二十七、八度!
要想修建这么一座水塔,到了东西又不会被冻住的话...那水塔的墙壁,势必就非常厚!
而且肯定还有保温,甚至是加热设施...比如电阻发热丝之类的。
从这些细节上,叶小川就可以看得出:
想当初。
凌文亮在实施这项工程的时候,确实是舍得下大本钱、确实是花了大力气的。
只不过。
最终因为太过于好高骛远,步子迈的太大。
这项工程的总投资,以及后续还需要不断砸进去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了白家沟大队,所能承受的极限...
瘦母狗爬灶台,后脚乏力。
这才造就了这项投资,至今还只是個半拉子工程。
叫开大门。
被老支书派过来,专门负责照应这处工地的两个老头。
他们的年龄加起来,恐怕已经超过130岁了...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照大门”。
只要大门不丢,他们就不算失职...
——这倒不是,老支书假公济私、专门要照顾这两个老头。
而是因为现在的三十里铺大队,正在进行紧张的水利工程收尾工作。
还得着手准备今年的春耕生产,生产队里的活,最忙最忙...恐怕就得数这时节了。
哪还敢把那些宝贵的壮劳动力,调过来看守工地?
随便找两个在家里闲着、出不了工的老头,过来看着、有两个活人杵在这里就行。
别说这个时期的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信不信晒在外面的内裤、破布鞋,要是忘了收。
分分钟就会被人给“顺”走?
真要说夜不闭户...恐怕那是绝大部分社员家里,穷的不值得人家偷。
而且这个时期的人,是很难随意流动的,生产队谁家要是真丢了东西?
那不用说,多半就是附近的人...
偷无可偷,也不方便去偷...这才是夜不闭户的主因。
至于路不拾遗?
社员们都穷啊!要是裤兜穿了孔、不小心丢了5分钱硬币。
信不信他会沿着原路,找回去好几里?
不要说捡钱了,哪怕想捡泡狗屎...都不是件容易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天提着狗屎篮子、狗屎夹子在路上转悠的人,多的是!
一泡新鲜狗屎都能被人提前捡走,上哪去“拾遗”?
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
所以老支书就随意打发了两个、已经没什么劳动力的老头,过来照看一下。
反正工地上这些砖石瓦料、木板模具谁是要敢偷的话,那是很容易追查出来的。
等到叶小川带着沐晴进了门。
绕到小二楼的后面一看。
原来在这栋楼的后面,还有一排平房,总体呈现一个“皿”字型。
估计这些附属设施。
设计之初,应该是给服务员,还有饭店的工作人员修建的宿舍。
以及仓库、办公室之类的。
而在这排平房的旁边不远处,另外还有几间屋子,上面用红砖留了十字花窗。
感觉应该是公共厕所。
倒是考虑的蛮周全!
等上到2楼。
房屋的外墙已经处理好,而室内的水泥地皮也打好了,水磨石的地面一平如洗,油光水亮的。
这种水磨石地面,其中掺杂了一些铜条,摆出各种花鸟虫鱼的造型作为装饰。
还蛮好看的!
美中不足的就是,室内的墙壁还没处理,甚至连腻子灰都还没刮上。
要想将这里作为厂房的话,室内的墙壁,估计还得投入一笔资金才能弄好。
“小川哥,你真要开化妆品厂?”
跟在身后的沐晴,此时的她不用担心会有人来打扰,所以胆子也大了起来。
只见沐晴上前,双臂轻轻从后背环抱着叶小川,“小川哥,你一下子把摊子铺的这么大,有那么多人手吗?”
沐晴根本就不问叶小川:
这个化妆品的事,到底能不能办成?
而是担心叶小川的一下子办的企业太多,沐晴是在替叶小川担忧,一下子凑不够那么多合适的人手...
要说沐晴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毕竟三十里铺大队,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生产队。
整个生产队的社员加起来,总共才1500来号人。
这其中要除去老的、小的。
还有那种脑子像浆糊,实在是不聪明、干不了这些工作的。
里里外外这么一刨。
实际上整个三十里铺大队能抽调出来、进厂专职当工人的年轻社员。
总共也就300来号人。
就这...且不说其中有些人笨的,真不适合当工人。
就说总不能把年轻一代的社员,全都从农村里剥离出来了吧?
那样的话。
整个三十里铺“会种地的人”,势必就会出现断代现象。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三十里铺大队,毕竟是个农业生产队,可不能把自己的根本给彻底丢掉了!
“放心吧。”
叶小川缓缓转身,轻轻把沐晴拥入怀中,“集体企业办多了,确实会造成生产队里的劳动力短缺。
不过我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我准备从杜家庄子那边,调集大批劳动力过来,帮着种地。”
“啊?”
沐晴吃了一惊,“小川哥,你这个法子好是好,可我担心...三十里铺大队的乡亲们,会对此有极大意见的!”
“没事。只要我能做到每年的口粮,保证给他们分得足足的!
大家伙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辛苦苦去种地,就能有饭吃,那还闹什么闹?”
叶小川笑,“到时候,社员家家户户有分红,家里有人在厂里上班拿工资...
这笔收入还不比他们出一天工,才挣个一毛多钱,来的高多了?
真要等到那时,只怕生产队里就没几人,会在乎庄稼地里的那点可怜巴巴的收益了。”
叶小川和沐晴说的这些,就目前来说,稍稍还有点超前...
因为再过几年。
即便等到改开之后,前面的几年,大家伙其实主要还是在地里刨食。
真正敢下海经商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要不然,怎么能叫弄潮儿呢?
其实在叶小川的设想当中,是参考了“喃街村”、“华茜村”那种模式。
可能在一些具体的管理细则方面,会有所改进,以防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局面。
只不过。
这些东西自己心里知道就行,现在是没法跟任何人说的。
沐晴见叶小川成竹在胸。
放下心来的她,双手吊着叶小川的脖子。
吐气如兰,“小川哥,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说呗。”
“小川哥你看啊,现在三十里铺饭店天天人来人往的,客流量真大!”
沐晴柔柔一笑,“你说,我要是在饭店院子里,开上一家代销店...”
开代销店?
在这个时期。
稍微上点规模的村子里,几乎都有一家供销社的‘代销点’。
这种被称为‘代销点’,或者是‘代销店’的铺子。
这些小店。
通常都由公社一级的国营供销社注资开办,并提供店里所销售的一应物品。
而代销店,只管维护日常销售就行,从中赚取几个点的差价。
代销店负责人属于生产队社员,平常没有工资,也不属于供销社的在编职工。
而且这些代销店,是没有半点自主经营权、和定价权的。
更不能到外面去进货卖。
一旦哪家代销店干了这事儿。
那就叫‘掺杂私货’,其性质就属于‘挖公家的墙角’,后果,往往就会很严重!
既然开代销店。
其实也赚不了几个辛苦钱,比起她们的烧烤摊子收入,可差的远了!
那为啥沐晴,还想着去干这个东西呢?
所以叶小川问,“我原本还想等化妆品厂投入生产之后,到时,将会组建一支至少有50人以上的销售队伍。
到那时候,你就来替我管理这些人就好,还是别开代销店了吧?”
“我不离开三十里铺。”
沐晴将头埋在叶小川的怀里,柔声说道,“无论外面风雨怎么变化,我只想留在这里,给你守好根据地,替你守好家...”
未行军,先把败着算?
她的意思,叶小川懂:在沐晴眼中,三十里铺是叶小川创业起步的地方。
同时也是叶小川,足以依赖的根据地。
很显然,沐晴是打算把这里的基业给守好、把根据地给牢牢看住!
如此一来。
无论以后叶小川在外面闯荡,最终成了个什么结果?
反正只要有三十里铺这片基业在,那么在外面打拼的叶小川,就有一个,可以存放心灵和寄托的港湾。
进可攻,退可守。
有了一条可靠的退路。
在外闯荡的浪子,就会感到有底气,心里会很踏实...
“行。”
叶小川搂着沐晴的细腰,轻轻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这几天我就去找县供销社的负责人。
由他出面,争抢替你批一个代销店的指标。
白天你在代销店门口,照样可以摆摊卖开水。
晚上的烧烤摊,也摆在代销店那里...只怕干上几年下来,你都能成个小富婆了!”
“嗯呢...我都给你攒着!”
关键部位被顶得厉害的沐晴,脸红的像苹果,呼吸急促,胸膛急剧起伏...
声若蚊呐,“小川哥,你...你,你要了我吧...”
哎!
叶小川悠悠叹口气...说实话,面对这么一位温柔体贴、善良而又专一的好姑娘,谁不想要?
可....
自己如果想要激发“瞬移技能”,就必须得按照系统提示的去做。
而如今,能遇到沐晴沐娜两姐妹这种大好机会,着实难得。
哪敢轻易浪费?
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至少也得试试、得留一个可能性...
亲一口明显已经陷入迷离状态的沐晴,叶小川开口道,“别拿这个来考验干部。
我是只馋猫,贪吃。
只怕你这身子骨...有点扛不住。以后吧,如果你能找到合适的帮手,到时候再说?”
“啊?”
情迷意乱的沐晴抬起头,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眨巴眨巴...
估计她是在想:这号事儿,还能找帮手?
真不愧是仓库保管员出身啊,啥都想往里收!
拍拍沐晴的细腰,叶小川也不好向她解释其中的原因。
所以只能转移话题,“走,我们回去吧。”
“嗯呢。”柔顺的如同一只小羔羊的沐晴,果然没多问,只是安安静静的跟在身后往外走。
等回到三十里铺饭店。
却发现老支书、大队长,以及妇女队长,早就等在办公室里了。
一问之下。
原来却是老支书,因为今天下午叶小川让杜老大他们几个,从三十里铺的保管室里,拉走了两大车粮食的事情而来...
“小川呐,我想问一下。”
老支书开门见山地问,“你不惜动用战备粮,拿去支援杜家庄的乡亲们,好帮着他们熬过春荒。
这是为了个甚?
莫误会,我相信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但你要知道咱三十里铺大队,对于战备粮。
只有储存、代为管理的权限,却没有擅自动用这些粮食的权力。”
老子输捂着自己的胸口,眉头紧皱,很显然他是在强忍着身上的病痛...
叶小川问,“老叔,你这是怎么了?要不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不害事。”
老支书开口道,“小川啊,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对你的任何决定,那是无条件支持的。
但擅自动用战备粮这个东西啊,就看上面较不较真,一旦较起真来,后果就会很严重。”
一旁的妇女队长补一句,“老黄你就放心吧,一个是官庄公社的巡查员,不可能来我们三十里铺找麻烦。
另一个啊,我猜想咱小川兄弟。
可能是想挪用一下粮食精加工厂、那批马上就会到账的那些粮食,去填补保管室已经被挪用掉的战备粮,这么一来,谁能查得出什么?”
老支书看着叶小川,满脸的询问?
叶小川点点头,“确实是这样的,粮食加工厂,这些天将会有很大一批粮食入库。
按照我的设想,咱们先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挪着用用。
然后呢,等到我们水利工程、那5条沟壑里的新增上1000亩良田,收获了粮食之后,那还有什么好愁的呢?”
“理儿是这个理儿。”
老支书额头上有汗珠滴落,神情显得很痛苦。
只见他强忍着病痛,无比虚弱的问,“但问题是,咱庄子里的乡亲们不理解啊!
先前,你从杜家庄子那边,叫过来这么多壮劳力,我们整个大队的粮食负担,一下子陡然加大那么多!
而现在呢,又挪用了两大车粮食给他们。
动静闹得这么大!如果不给他们一个合理解释,只恐怕乡亲们的意见...实在是太大了!”
“这事,真没法解释。不是莪不想,而是不能。”
叶小川也皱眉不已,“别人我不想说、也不能说。
我只能跟叔你们几位,私底下交个底儿:杜家庄子,他们整个大队地底下,全都是煤!
而且还是那种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原煤!”
“叔,你别看杜家庄子他们现在很穷很穷。”
叶小川微微一笑,“别看他们现在被谁都看不起,觉得他们像个讨吃的一样。但风水轮流转啊,只怕有一天,咱谁也高攀不起!”
博罗那边煤炭蕴含量很大。
这事儿吧,整个脂米县的干部隐隐约约都知道。
只是那地方民风彪悍,涉及到了一些民族问题,实在是不好处理。
再加上交通条件落后。
所以要想开采的话,其难度还是不小的...其最大的阻力,就是当地的民众很抵制开煤矿。
归根结底。
其实是当地的社员们,嫌煤矿给他们当地留下的利益,实在是太少了!
以至于就连国营大型煤矿跑去开采,最终都铩羽而归?
如果三十里铺大队,以后以集体名义跑过去采煤的话...
其难度,可想而知!
听叶小川这么一说,妇女队长猛的一拍大腿,“额就说嘛!咱小川兄弟做事,从来就不会胳膊往外拐!
小川兄弟!你告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