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领导,我,我是杜家庄的社员。”
杜小雨期期艾艾回道,“我们庄子里,有很多乡亲在这边揽短工,帮三十里铺干活...所、所以我就过来看看...”
杜家庄?
老刘偏头想了想,心中顿时有点了然:就是那个土地贫瘠,千百年来都是靠天吃饭。
对于杜小雨说的那个大队。
有权参与制定政正册的老刘,对整個俞林专区大事了如指掌的他,心里是知道的:
因为杜家庄大队,连同周边的几个大队合起伙来。
自那以后。
从那时候开始。
这种事情。
或许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也不是...至少,像交公粮任务、交售爱国猪指标、出义务工啥的。
还有各种修路修水库,修学校,修粮站,修仓库,修水渠...这些方面的集资款指标。
普通吃瓜群众,肯定是不知道的...即便他们能隐约感觉出来,但也绝对摸不准!
而到了老刘这个层级的人。
就会特别清楚有一些不说,却一直在做的东西...
杜家庄大队的社员,日子过的不容易。
一到了冬天,这个村子里的人就会出来到处揽工,意图挣点微薄的工钱,好用来买粮食养家糊口。
这已经是历经了好几年、大家心里都清楚的事实...
——俞林南门口城墙根儿下,一到了冬天,那些三五成群扎堆找活干的。
其中有不少人,就来自这个地方...
眼前这个俊俏小媳妇儿,居然是来自杜家庄?
而看她的样子,这小媳妇儿似乎和叶小川个人的交情,还不错的样子?
刚刚受到了教训,已经有前车之鉴的老刘,这时候,真还不会轻易再怼人了。
好在站在一旁、全程作壁上观的单主任终于开口问,“这位女同志啊,这次你们杜家庄,过来了多少人?”
“报告领导,这次来三十里铺大队的乡亲,一共有379位。”
杜家庄两批过来的乡亲,都是杜小雨亲力亲为筛选出来的。
因此她对于人数这些东西,是非常清楚的,“其中青壮劳动力有185位,壮妇女劳力有73个,半劳力有52位,老人...”
“什么?”
老刘吃了一惊,“出来揽工,还有半劳力,居然...老婆姨老汉也有?她,她们...到底是出来揽工干活的,还是来混饭吃的?”
“这...这是人家三十里铺大队,照顾我们庄子里的乡亲。”
杜小雨抹泪回道,“今年我们庄子上缺粮...实在是太严重了。
如果不让他们过来干点零工、靠力气换粮食养活自己的话,只怕庄子里有好多老人,今年会熬不过去...”
“这...”
单主任和老刘,以及在场的其他负责同志不由面面相觑...
这...就能解释三十里铺大队,为什么不惜动用‘战备粮’,也得把粮食拿出来供大家伙吃喝了。
但与此同时。
在场之人,也对三十里铺大队,如此大规模的接收来自杜家庄的社员,而深感震惊和不解:
他三十里铺大队临近无定河,确实是有一些河川地的。
这种河川地的粮食产量更高、更稳定。
但再高再高的粮食产量,它一亩无非也就是300多斤、400来斤。
也就顶天了!
而且像这种甲等田,它上交公粮的份额,也是定的比较高的。
如此一来,最终能落到生产队社员手中的粮食,就不可能太多...
换句话说。
三十里铺大队,它自身的粮食就不可能有多宽裕!
那么他们怎么愿意、又怎么敢...一下子收留近400来位,来自杜家庄的乡亲呢?
且不说三十里铺大队、本庄子上的社员会不会因此而怨气冲天、牢骚满腹?
就说他三十里铺,咋就敢把风格,发扬的这么高?
——自个儿都缺粮,居然还敢容留这么多外来人?
于是。
单主任满是不解的扭头看向叶小川,想看看他,到底能给出一个什么样的解释?
“三十里铺和杜家庄,是兄弟生产队,本就该守望相助。”
叶小川叹口气,“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又忍心看着杜家庄的乡亲,熬不下去呢?
领导...您恐怕不知道,就在这半个月之内,仅仅就一个杜家庄子,已经陆陆续续走了...”
单主任举起一只手掌,示意叶小川别继续往下说。
这些年。
各个生产队的高调,唱的实在是多!
耳朵都听起茧子了。
更重要的是:班主任知道有些东西,心里有数就行。
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大家都有点下不来台。
就好比杜家庄子、以及他们相邻的几个大队,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身为脂米县主任的他,心里自然有数。
但有些东西,知道了又能如何?
手头上的资源只有那么多,3个锅盖,真还盖不了10口锅...到底该支持哪些大队、该给哪些大队批‘返销粮’?
那不得有所侧重,有所舍弃?
说白了,整个脂米县27个公社。
大约312个生产大队。
林林总总几十万人口...而单主任的手头上,总共才15万斤返销粮的审批权限。
15万斤粮食,听起来好像很多。
但其实一撒出去,如果来个雨露均沾的话,那是连个泡都冒不起来的!
就像上次。
单主任批给凌文亮所在的白家沟大队,合计2万斤返销粮指标。
其实。
真正均摊到白家沟生产队社员身上,一个人也就10斤出头而已。
能吃几天?
而在夏粮没有收获之前,他白家沟大队,一直都会处于缺粮状态!
就这区区10斤出头的粮食,又能干个啥?
就这...都还算是单主任,对白家沟大队,有点着重照顾的意思在里面了。
这才一次性,批了2万斤返销粮给凌文亮。
若是或者是别的大队,只怕能拿到5000斤、8000斤...都已经烧高香了!
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
“唉!”
单主任重重的叹口气,“叶小川同志啊,我看你可真是不容易呐!
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说服三十里铺大队的乡亲们,敞开怀抱,欢迎兄弟生产队的乡亲前来分口粮。
就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大队每天的粮食,跟流水一样哗哗往外淌,我就奇了个怪了...你这么干,能维持多久?”
叶小川苦笑,“熬一天是一天吧,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老刘问,“你就没想过,向县里求援?”
叶小川继续苦笑,“想过,咋没想过呢?只不过,县里也困难啊!
如果县粮仓里堆着几万吨粮食,那还有什么好愁的?
可问题是,县里就那么点返销粮指标...手心手背都是肉,县里的领导同志,又能顾得了谁呢?”
单主任皱眉,“手上的资源有限,没法像喂鸡一样,抓把粮食就往外撒...唉!
叶小川同志啊,难道这个死结,真就没法解开吗?”
“别的地方、别的大队,或许明年就能缓解吧?有个前提是,他们得会有样学样...”
说到这里叶小川打住了,并不把话说完整。
听话听音。
单主任与老刘,已经在场的其他负责人同志。
能不知道...叶小川,这是在暗示大家:要想日子过的不再苦,那就得学三十里铺!
要想以后吃得饱,那就得学着三十里铺这样搞!!
所以单主任和老刘微微一笑:这后生!
倒是挺有自信、挺乐观的!
谦虚一点好吧?
现在三十里铺确实是有点成绩,但它主要是在开办集体企业,也就是那家饭店和招待所方面。
至于说农业建设方面的...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
等取得了成绩。
等三十里铺有资格当整个脂米县、所有生产大队的样板了,那时候再说,行不行?
让领导们稍稍消化一下。
叶小川旋即话锋一转。
“至于说我们三十里铺大队?那好办...只要上级,能给我们那么一丝丝支持的话。
什么样的困难,我们是克服不了的?”
叶小川开口道,“我在这里向各位领导保证!我们三十里铺大队,是最后一次向上级领导请求支持。
等到我们解决了目前的困难之后,从那时开始,我们三十里铺大队,以后绝不再有任何讨口子动作。”
老刘与班主任对视一眼。
稍稍一品咂,便知道了叶小川所指:讨口子动作?
那就是掌心向上...意思是伸手向上级、向兄弟生产队祈求支援呗!
这不就是在说,只要这次县里能给上三十里铺一点支援,帮助熬过了眼下困难的话。
那从此以后。
三十里铺大队完全可以自力更生,根本不会再向上级,讨要任何物资支持了...
嘶...眼前的这后生,咋就这么自信啊??
在场之人,心中暗自吃惊!
甚至农业局的老杨,都在心中暗自替叶小川惋惜:
叶小川啊叶小川...事不可做绝,话可千万别说这么满啊!
这可是当众做出的保证,众目睽睽,可真还没那么容易反悔的!
假设,以后万一遇到了什么重大自然灾害...然后你三十里铺大队,就靠自身的力量就能解决?
绝不向上级张口求援?
“好!”
正为手上资源匮乏、实在是难以做取舍的单主任。
立马就打蛇顺棍上!
只见他满脸严肃,“叶小川同志,我现在郑重问你一句,敢立军令状吗?”
“敢!”
叶小川回答的干脆,“我敢向诸位领导保证:无论以后三十里铺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自行解决,绝不给上级领导添一丝丝麻烦!”
“但我有一个前提条件。”
叶小川也很认真的盯着单主任回道,“只要我们大队不违反原则,不违反正册。
那就请领导给我们充分放权,让我们在正册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的自主经营。
莪希望上级少来我们大队视察,更别动辄要求我们今天干这、明天干那。”
叶小川回答的很大声,“更不要要求我们今年种小麦,明年种玉米...种什么,我只希望由我们自主决定。”
老刘问,“这个可以答应你。不过...每年交公粮、三提五统,以及公社需要集资、出义务工这些方面呢?”
“在我们大队承担的义务,一个不落!而且我保证,我们大队,绝对是最先响应上级号召的!”
叶小川说的掷地有声:
“假如公社要求我们上交5万斤公粮,我大队,绝不会只交4万9999斤!
假如公社需要修建学校,需要修建水利工程、修路等等公益性工程...
只要摊派到我们大队社员头上的份额。
我在此向各位领导保证:一分不少,保证不折不扣的坚决完成任务!”
“好!一言为定。”
单主任举起手掌,“请大家伙做个见证!谁要是违反了这个约定,我饶不了他!”
“啪——”
击掌为誓,至此谁也不能更改!
“哈哈哈——”
事情尘埃落定,大家伙都很开心。
单主任开心的是,以后他可以不用在操心三十里铺旱了涝了、受灾了还是遭了冰雹了。
以至于造成三十里铺大队粮食欠收?
结果天天跑到县里来,讨要返销粮批条、要求减免公粮什么的。
全县那么多大队。
能少操心一个是一个,总归工作起来会更轻松一些不是?
所以单主任,是真的很开心!
而叶小川,则更开心!
只要上面不打扰三十里铺,不像以前那样,一年最少来生产队“检查、指导”几十回。
安安心心发展的、悄悄咪咪发育的三十里铺大队,自然就能富裕起来...
在这个时期。
哪个生产队今年该种多少玉米?种多少黄麻,种多少小麦?
全都得按照公社农业办,那位“农业指导干事”下达的种植指标播种。
生产队,基本上是没有多少自主权的。
这就导致很多并不适合种黄麻,或者是种芝麻的生产队。
公社非得给人家压过去“统购统销”、“派购征购”任务。
搞的那些生产队干部社员们,一片愁云惨雾...根本就种不出来那么多嘛!
那咋办呢?
———第424章———
《陈美华灵魂三问》
如果接到“征购、派购”任务的生产队。
他们实在是种不出来,那么多数量的指定农作物的话。
那咋办呢?
上级下达的“派购”、“征购”任务又不能不完成...要是不完成任务的话。
该大队的干部,不仅会受通报批评。
更重要的是。
他们大队当年相应的油票布票,糖票,化肥农药...等等指标。
只怕就很难落实了。
而生产队的社员,一年到头就靠着上面返回来的这点油票、布票过日子。
因此。
上面下达的生产任务,那是必须得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