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舒姑娘命运的转机,又一次摆在了她的面前。
这次命运的转折点,可比上次叶小川把她救出魔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其实还要来的厉害!
说句不好听的话:
只要郝舒姑娘听从冉苗的建议,真要去了四九城。
但凡她能勤快点、有眼色些、口风严谨一点...算了,对于后者,郝舒天然没问题。
——她本来就不会说话。
那她就不可能存在多嘴多舌、或是家长里短的,一不小心就泄露了主家的机密信息这种风险...
只要郝舒姑娘,在冉苗家好好干上10来年。
以后冉家帮忙,给她弄个当地郊区户口,然后顺顺当当的、嫁个四九城里的城里人。
甚至是嫁给那种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储备干部,也是极有可能的!
——也不看看郝舒姑娘,服务的人家是谁?
想通过她攀高枝的人,铁定海了去了...
从此。
郝舒姑娘就可以彻底改变她自己、连同子孙后代的命运?
那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其实...冉婷冉苗两姐妹的性子,稍稍有点偏冷。
她们很少会像今天这样,主动提出来去帮谁。
——或许在冉婷冉苗的眼中,并没有故意看不起谁。
只在她们的潜意识里,已经养成了那种龙是龙、凤是凤,天生是泥鳅,那就只能在烂泥里钻洞...的固有观念。
这就好比某些人说的:咱天朝最穷最穷的农村,那最少人家也能吃4個菜...
没办法的!
——那些人打小就在高端圈子里出生,身边的人,层次也差不多。
久而久之。
他就会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子的。
就像打小在煤矿里出生,住在煤矿职工家属院、上的是煤矿子弟学校。
以后。
也是接老子的班,在煤矿里上班的那种的煤矿子弟。
在他的认知当中...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在黑金里面去掘金,然后换猪肉吃、换大米吃。
当你跟他说:
外面还有很多农民,在吃糠咽菜!一年吃不了三回猪肉...
而他只会觉得...是吗?唉哟,天底下还有这么可怜的人啊?可能...那是少部分吧...?
你说的这个那是极端个例,不能代表大多数群众的生活状态吧?
——这就是圈子造成的认知差异,这就是以主观意识、而自我营造出来的信息茧房。
没有对与错。
人,生下来都一个球样。
只不过身边的圈子会塑造一个人的固有认知,会固化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就好比天上的卫星:近地的、低轨的、深空的...各自都在它们各自的轨道上,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永不相交。
因此冉婷这两姐妹,真还没那个动力,去试图改变谁的命运轨迹。
更不会想着,主动去帮助谁?
——不搭界,实在是没法做到相互理解。
冉婷冉苗主打一个‘非必要,不帮忙’。
而如今?
也不知道冉苗是因为喝了肉苁蓉,导致她内分泌开始有点旺盛,雌激素退化、而雄性激素分泌太多?
刺激的连她身上很少有的‘哥们义气’,都忽然蹿出来了?
今天倒好...破天荒的,她还挺热心主动的,提出来这么个提议?
——这可是郝舒一辈子,恐怕只能遇到的、仅有的一次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呀!
于是。
叶小川用眼神暗示郝舒:去吧,真很值得去的...机会难得,别错过了。
而冉婷冉苗也将目光,投向了郝舒,正期待着她的回答...
改变个人下半辈子的运行轨迹?
甚至是改变三代人命运的大好良机,已经摆在郝舒姑娘的眼前!
其实。
按照绝大多数农村姑娘的选择来说,这会让她喜不自禁、喜出望外,然后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这倒不一定是什么嫌贫爱富、贪慕城里繁华生活。
——哪怕她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自己的父母兄妹着想不是?
家里少一个人,就少一份粮,其他的弟兄姊妹就能多吃上一口。
尤其是谁家里但凡有一个人,能跳出农门,从而吃上了国家粮。
那她的子孙后代,也是稳稳的城市户口啊!
城市户口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相信经历过那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对此,印象绝对绝对很深刻!
——那三年再缺粮,再怎么困难。
至少城市里的人,人家最差最差混个温饱,还是没啥问题的。
无非也就是肉食、鸡蛋、禽类的供应量减少。
而且每个月的定额口粮,每人被扣了一斤、粗粮的比例加大了...仅此而已!
虽说吃不太饱,但也不至于当路倒。
有了城市户口好处多多,尤其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她们的户口...是随母的!
也就是说。
郝舒一旦点头同意去四九城,那就意味着她的子孙后代,以后再也不会有挨饿之忧。
不仅如此。
甚至就连考个大学、考那些著名的学府,势必也会变得容易不少...分数低。
要是念了这两个知名的学府,以后出来...呵呵,别人一辈子奋斗的高度。
只怕都比不上他们的起点...
搁后世的话,真要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但凡有什么好项目,还需要出去求爹爹告奶奶贷款筹钱?
学长们随便大手一挥,几个小目标...立马到位!
这诱惑,可真真足够大的!!
没成想!
摇摇手。
郝舒姑娘连想都不想的,便表示了拒绝:“啊呀,串...食后(伺候)瞎串咳咳(小川哥哥),一呸子(一辈子)...阿巴阿巴...”
摆手拒绝?
这个手势...冉婷看的懂。
但郝舒嘴里那一连串的啊呀呀,则听的她抓狂了,“小川,她,比划的是嘛意思啊?”
“没啥,郝舒姑娘说她在农村呆惯了,担心去城里不适应,从而惹的主家不高兴...担心最终落得个两边都难堪。”
叶小川随便敷衍了几句。
心里却在想:傻姑娘啊,什么伺候我一辈子?!
郝舒你该怎么过日子、就好好过你的日子去,咱一不沾亲,二不带故。
更不可能共结连理,当两棵互相缠绕的相思树。
干嘛要这样牺牲自我,从而成为别人的附属品呢?
而我这里,自然有我自己的人生规划。
哪需要要你来伺候?
我说郝舒姑娘啊,你就不能学学三十里铺大队那个‘贫协组长’?
那家伙抱着“既然不能苦自己,那就只能苦别人”的坚定信念。
一以贯之的靠分别人的牛羊、耕具、房屋过日子...甚至连他婆娘,都是分地主家的三姨太。
现在的家伙又穷疯了。
估计又在心心念念的盼望着分谁呢...
只可惜。
现在三十里铺里的话事人叶小川,势大...那家伙惹不起,所以没敢轻举妄动而已!
贫协组长,太过于自私。
但郝舒姑娘,却又太过于奋进...以至于连眼前这么好的大好机会,她都甘愿放弃!
哎...
只是现在眼瞅郝舒这姑娘,已经彻底钻进牛角尖里,拉也拉不出来了...
没办法了,那就交给时间去处理、去淡化吧!
或许郝舒姑娘,以后会遇到一个疼她、爱她、护她的好男人。
等她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
应该就不会再这样想了吧?
不过,反过来说。
冲着人家郝舒姑娘对自己这份深深的情谊,在她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归宿之前。
自己就给她保驾护航、一包到底吧!
反正。
沐晴沐娜还有阿姿身边,也需要几个信得过、靠得住的人手帮衬不是?
而郝舒郝强兄妹俩,绝对靠得住!
这是毫无疑问的...
郝舒拒绝了进城的提议。
而冉婷冉苗两姐妹喝完鸡汤,将各自可能是从香江进口而来,看上去很小巧玲珑、很是精致的饭盒收好。
按照惯例。
再加上这两姐妹,似乎也养成“喝汤付钱”习惯了。
只见冉婷随手从兜里掏出2块钱,轻车熟路压在砂锅下,然后转身便走...
自始至终。
这两姐妹都没有再开口劝过郝舒姑娘,并没有说什么:要不要再好好考虑考虑之类的话。
倒是害的郝舒姑娘一阵阵忐忑:“阿巴阿巴,哒啦哈不哈...”
她这是在问:“刚才,我该没惹下两位冉知青同志吧?”
叶小川笑笑,“没事,冉婷冉苗她俩的心胸啊,其实真要论起来,恐怕比我还要宽广...她俩是不会和你计较的。”
听叶小川这么一说。
郝舒姑娘这才放下心来,随后把砂锅收拾收拾,独自去了。
按照惯例。
砂锅下压着的那2块钱,依旧摆在桌子上...没人要。
叶小川顺手把它丢到抽屉里...
刚才自己对郝舒说的,那确确实实是真心话:
别人惹毛了自个儿?
叶小川自问是不是不能受气的人,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报复回去。
而冉婷冉苗却不一定...只因她们是躲在参天大树底下乘凉的人。
本身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着来自她们父母、亲戚的多重保护。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能惹毛那两姐妹的人和事儿...恐怕不多!
先前。
她们提议让郝舒去四九城,那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毕竟知根知底,人熟。
用起来放心、也顺手。
但郝舒不领情,而冉婷冉苗却也不会计较...
——她们就这性子。
既不会很热忱的去帮谁,更不会勉强谁...在冉婷冉苗眼里,这个世界没谁不可替代。
尤其是那些从事很大众化、很普通的工作之人。
这些人,两姐妹只要愿意...上哪都能找得出,更好的人手来替代!
有啥呀?
别说郝舒只是会煲点靓汤了,就算京派菜的顶级大师马老,她们也不会放在心上...爱吃,就去多吃两顿。
不爱吃,拉倒...又不是不可替代!
鲁菜,就不能尝尝?
而且几百家‘驻四九办’的食堂里,哪家的饭菜味道会差了?
由于这两姐妹,可选择的余地大。
她俩出身好,相当于有点像全聚得的众多股东后代一样:在她们的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超然。
而店里那些鸭子再怎么好、再怎么优秀。
说破大天,它不过也就店里的常备耗材罢了...还能把股东后代给刁难住了?
想什么呢!
在办公室里独自坐了一会儿。
叶小川给白洳霜打了个电话,确定了他父亲,确确实实会来三十里铺走一趟。
名曰“回老家省亲”,顺带到处走走看看。
但其实。
老白这趟陕北之行的真正用意,白洳霜和叶小川心里,各自都有数...
挂上电话。
心情说不上多愉快,但也肯定不郁闷的叶小川,溜溜哒哒出了办公室。
来到三十里铺饭店外的广场上。
粮食精加工厂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什么吊车、脚手架啥的,都已经撤了。
厂房里有10来位脂米县物资局、农机管理所,以及工业局派来的技术人员。
正在忙着调试机器。
说是一座粮食加工厂。
但其实比起后世的小作坊,也好不到哪去。
厂房里面的那些机械设备,技术含量并不高,属于傻大黑粗系列。
安装、调试起来其实是很快的。
这些所谓的机械设备,无非就是一台颗粒筛选机,鼓风式碎屑分离机,粮食清洗喷淋机。
外加一台机械式调温、控温烘干机。
再配上点简易传送带之类的。
连自动灌装机、全自动打包机都没有,要想把筛选好的小米,往包装盒里装?
那纯粹还得靠手工操作。
不过,这样也好。
反正这个时期的劳动力很廉价,少点自动化设备,反而还能多解决一些社员们的就业问题...
不去管机器安装、调试工作。
事必亲恭其实并不好,一个是容易犯‘外行指挥内行’的错误。
哪怕叶小川懂得那些机械的工作原理。
动手能力也强,能维修一些简单的小故障...又能如何?
老是去对着人家那些技术员指手画脚的,只会让他们要么心生紧张,要么暗自积蓄抵触情绪...又何苦来哉!
说句老实话。
啥都爱管,啥都要去掺和的那种企业管理者...其实,是源自于他内心强烈的控制欲。
啊,你得这样!
啊,这个嘛,你必须得那样!
烦不烦?
时间长了,单位里的那些干部职工只会生出一个念头:你厉害,你能是吧?
好,那你来!
以后你戳一下,我就动一下,你不来戳那么一下下我就不动...反正,无论我怎么干,最后都得落你一顿叨叨。
不干不犯错,少干少犯错。
磨洋工这玩意儿...谁还不会呀?
而真正的一个合格领导者。
其实是负责把合适的人,安排到适合他的岗位上,下力气捋顺企业内部的人和事、管好单位里的财和物就好。
至于其它的事务?
最好给它来个‘无为而治’,抓好‘纲目并举’里面的,那条‘总纲’就可以了。
舞台搭好,就让他们尽情的去表演,身为一位管理者得给下面的人,留足充分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