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王昶和王基、钟毓已经联系上了,双方也已驻军一处了。
距离棘阳不远,在棘阳城西。
王昶在得知诸葛启火烧棘阳,王基的人进去被烧死不少的情况后,也是心惊胆跳,幸亏中计的人不是他。
这天,二王和钟毓再度聚到一起,王昶问:“王豫州,你军中士气如何了?”
王基摇摇头:“新兵太多,刚安抚好,一有风吹草动就乱,难办啊。”
王基若有所思,而后说道:“斥候带回的情况,说是敌军就在棘阳东南方向驻扎着,看他们的动向应该不会主动进攻。”
“哦,不知征南大将军有何想法?”
“敌军没撤,我军就尚有机会,敌军不是火烧棘阳吗?那我们就去火烧敌营。”
王基眉头一皱,他的表现和司马昭听到贾充计策时的表现一模一样。
但在听到王昶的细节部署后,王基同意了。
双方互相火攻。
但诸葛启已经打算带兵撤退了,因为粮食快吃完了,得去下一个地方抢点。
而,这时,王昶已经说服王基,带着三方的全部的骑兵,离开营寨,朝着诸葛启等人所在的方向杀了过来。
但这时候的诸葛启几人已经在收拾东西,打算往东撤了。
东面还有一个湖阳县,打下来抢点粮食。
守不住还能往南或者往北跑,反正就一个劲跟你耗下就行。
至于攻占襄阳郡…就看施绩那情况,没能力攻占。
忙活一阵,诸葛启查了一下全部粮食,不够大军吃一天。
尽快撤,是最佳选择。
要是被敌军得知缺粮的情况可就惨了。
李途、文鸯、全端找到诸葛启,向诸葛启汇报,将士们已经聚集起来了,可以撤了。
这时候,王昶已经带骑兵到了棘阳城南,距离诸葛启驻扎地已经不远了。
就在这时,斥候急匆匆跑回。
离老远就朝着诸葛启大喊:“公子…有,有情况。”
诸葛启急忙走过去询问,这才得知敌军杀了过来。
全端第一个发言:“这咋办?”
诸葛启瞥他一眼:“我们正要撤退,怕啥?”
全端松口气。
“文将军,待大军撤出去后,你带一些人留下烧营。”
“好。”
待人撤出后,文鸯就按照诸葛启的意思烧毁了营寨。
文鸯在离开营寨时,耳边响起了马蹄声,文鸯急忙翻身上马带人往东与诸葛启会合。
文鸯见到诸葛启,就把这一情况说了出来。
“营寨已烧,敌军必然知道我们已经撤了,应不会贸然追击,往东有序撤离。”
诸葛启看着文鸯,对他说:“我军最为勇猛之人就是文将军了,劳烦你殿后压阵。”
“这是我应该做的。”
全端位于前军,诸葛启和施绩在中军。
施绩伤还没好。
就这样,天黑就地休息,白天行军,过了两天才到湖阳县境内。
粮食在昨晚已经吃没了。
就这还是诸葛启让人刮了点树皮捣碎混到粮食里才能强撑着多吃了半天多。
军中士气已经低了不少。
就地休息时,诸葛启叫来文鸯、全端,告诉他俩天一黑就去强攻湖阳城。
湖阳城中兵力有多少不知道,从之前的情报得知,兵力应不多,最多也就和棘阳相当。
文鸯:“我没意见,还和之前那样,我带兵先攻。”
全端就是有意见,也硬着头皮答应了。
…
很快,天黑了。
攻城战也打响了。
敌军早有防备,这场仗就很难打了。
攻城战,诸葛启就没办法了,这方面文鸯和全端以及施绩都比他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