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异杀完那一支伏兵后,赶到丘头大营时,朱异离老远就看到敌军已经严阵以待的姿态了。
王恺早就得知了朱异前来攻打的消息。
朱异这次打的很凶猛,孙綝明显已经不耐烦了,自己也是身先士卒。
而王恺也明显吃力了,在强攻之下,朱异甚至已经带人杀入了敌军营寨之中。
但,就在有所进展之时,贾充安排的另外几支伏兵得到消息,已经支援了过来。
朱异实在没办法,为了保存实力,为了不被敌军包围,为大局考虑,只能选择撤退。
但朱异并没有直接撤走,在撤退时朱异收拢残兵,竭尽全力稳住了军心,找到一合适地方,就地驻扎,打算寻找机会再战。
朱异这么做其实也还可以,算是在贾充背后安插了一颗钉子,只要朱异能钉死在那里,对战局还是很有利的。
但问题是···
丁奉没粮食给朱异送,军中没粮食,孙綝还没派人送来,朱异也坚持不了多久,何况他本就是收拢的残兵在那勉强抵抗,缺粮不到一天,就又有人开始乱跑了。
朱异没办法,只能赶紧带着那些还没跑走的吴军跑回去和丁奉会合了。
···
这次损失也很大,先是在撤退时被王恺抓住机会,在后面紧密追击掩杀。
死伤无数。
然后好不容易朱异力挽狂澜挽回一点损失,因为缺粮,刚挽回的损失又损失掉了。
话分两头,就在朱异撤退之际。
文钦、唐咨和陆抗,蒋班等人也带着近两万人对贾充所在的营寨发起了进攻。
驻扎在东面的州泰派兵救援,州泰因为被对岸的焦彝所牵制,无法亲自带兵救援,但还是竭尽全力派了八千骑兵,一千步卒去救援贾充。
贾充和州泰互相策应,想要打他俩谁都不简单。
毫无疑问,这次的进攻,依旧是朱异败战而归。
本来他们双方还是暂时相对的和平下去,都可以趁此机会休息一时,养精蓄锐一二。
这次孙綝的三次主动出击,皆为败绩,搞的吴军士兵人心惶惶,丁奉和朱异他俩手上人少,也被迫来到了文钦他们这边。
抱团取暖嘛。
···
就在这天。
孙綝再度遣派使者来了前线。
这次孙綝没有再督促朱异或是其他人去进攻,而是敕令朱异赶快回去见他。
这件事,陆抗觉得不对劲,在孙綝派来的那个人走之后,陆抗当着众人的面对朱异说:“孙綝三次一意孤行下令强攻,令我军死伤惨重,此番叫将军回去,怕是没好事啊。”
陆抗的这番话朱异并不信,朱异却不信,
态度坚决,要回去见孙綝。
当天晚上,朱异就带着几个仅剩的亲信,打算连夜南渡,去见孙綝。
路抗好言相劝,朱异非但不听,反而还在离开时对陆抗说:“孙綝,家人耳,有什么好怀疑的?”
见状,陆抗也知道他劝不住,叹口气就不管了。
朱异连夜赶回。
见此情形的文钦,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
吴国内部的形势他也知道,他现在倒是很想知道朱异回去后会怎么样。
这个结果,文钦很快就知道了。
第二天下午,朱异见到了孙綝。
孙綝早已经准备好了宴席,就在席间,孙綝下令杀了朱异。
罪名是,误战。
朱异万万没想到,他累死累活的在前线拼死作战,就算是真的误战了,也不应该直接杀了吧?
更何况他并没有误战。
不管怎么样,朱异当天就被杀了。
···
这个消息,也是在第二天就传回了淮南前线,不论是诸葛诞和全怿,亦或是更前线的全静、陆抗、文钦、唐咨等人都知道了。
文钦在得知朱异回去就被杀了,心中不由一凉。
朱异还是自己人呢,更是功臣之后,因为这么点儿事就被孙綝杀了,这要是他犯了事,还不得被五马分尸诛杀全族啊。
文钦是越想越心惊胆战,也越来越坐不住,文钦起身去见了蒋班。
直接向蒋班透露出了,他有意投靠诸葛诞的想法。
蒋班察觉到文钦的想法后,心中一喜,按耐住心中的喜悦,故作没听出来的和文钦闲谈。
接下来怎么做还需诸葛诞决断,蒋班也就是负责传达一下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