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唐咨那里就不好办了,妻子是吴国的,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
人太多了,而且还有个女儿尚在襁褓。
这可让诸葛靓很头疼。
总不能撇下不管吧,好在他那两个儿子年纪大,还是他在魏国时的儿子。
诸葛靓冒险把这个情况说了出来,他俩听完,纷纷表示愿意协助诸葛靓离开建邺、离开吴国。
这也让诸葛靓能轻松点,他俩在吴国生活多年,也比诸葛靓熟悉情况。
这些天,三人经常聚集在一起商量计划。
反观吴国君臣,他们根本顾不上去管诸葛靓他们干嘛。
他们君臣还有大事要办,内斗。
孙綝忽然调走看着诸葛靓的人就是因为要斗,孙綝撤回来之后就先杀了一批人。
这可把皇帝和群臣都吓得不轻。
现在的吴国皇帝是孙亮,他登基继位时年龄就很小,是孙权的小儿子。
至于为何让小儿子继位,那就不得不说吴大帝孙权的制衡操作了。
…
简单来说,孙权长子孙登死后,太子之位空缺,二子早亡,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按理来说这就可以了。
但,孙权偏爱鲁四子孙霸。
在最初立太子和鲁王时,孙和和孙霸还是一样受到宠爱,仍然居于同宫殿中。
群臣上表,应当区分嫡、庶,礼制应该有所区别,并提议鲁王孙霸出镇地方。
其中,以群臣太常顾谭、太子太傅吾粲等人为主。
矛盾也就此开始了。
鲁王党开始诋毁太子。
孙权有意立孙和母亲为后,但全公主孙鲁班多次阻止。
而且还诋毁孙和母亲王夫人,使得孙权责骂,王夫人郁闷而终。
这也导致孙权和太子关系不好。
双方矛盾持续酝酿,孙权不管。
双方矛盾,所牵连到的重臣也有很多。
最后,孙权出手,直接囚禁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这操作…
在长达多年的二宫之争中,太子一方损失惨重,顾谭、顾承流放。
张休流放后被害。
陆逊也被牵连,遭孙权辱骂,郁郁而终。
陆胤、吾粲下狱
朱据贬后被害,陈正、陈象全族株连,张纯处死。
被牵连流放、被贬多达数十人。
鲁王党也被清算,杨竺下狱,参与谋害太子的几人被杀。
虽然只有八年,但这八年,让本就不咋地的吴国更加不怎么样了。
孙亮在这种背景下登基,然后就是被诸葛恪、孙峻、孙綝三人轮番掌控。
三人中也就是诸葛恪比较好。
孙綝和孙亮,因为前些日子孙綝私自诛杀朱异一事,也让这对权臣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
当时朱异被杀时,孙亮就派人斥责孙綝了,这也是孙綝回来之后大杀特杀的原因之一。
孙亮忍不了了,这几天在暗中联络孙鲁班等人,想要联手诛杀孙綝。
只不过,尚在谋划之中。
……
视线回到颍川郡,一直在长社的诸葛启也没什么闲着,调度粮草是一,还在钟氏声望的协助下,征木募了不少兵力。
颍川郡人数也不多,大多都已经被司马昭征召去了淮南。
淮南战场司马昭一方的兵力,人数就已经高达三十万了,甚至只多不少。
别忘了,魏国还是五线开战。
诸葛启虽然缺人,但也不敢强征,要是再引起民变,那问题可就大了。
这几天,诸葛启和钟琰关系也是越来越好,当然,只是单纯的好。
···
同时,诸葛启见诸葛诞不派人来,也是再度写信送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