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琰起身,福身施礼。
诸葛启颔首,而后问道:“找我有事?”
“我听叔祖父说,公子要带兵去阳城用计破局。”
诸葛启点点头。
“妾有想法。”
诸葛启看了眼钟琰,方才入座,待钟琰也坐下后,诸葛启询问:“有想法请讲,其实我现在心里也没底。”
诸葛启这话说的不假,他心里确实没底。
钟琰点点头,说道:“这些天,妾也有关注阳城情况,此城有王豫州守,想要打下来绝非易事,哪怕用计,司马炎信任王豫州,也未必会上当,想要司马炎中计,还需攻其心。”
诸葛启若有所思,吐出一口浊气。
“公子多谋,何不多计齐上,混淆视听,乱敌心,达公子本意?”
诸葛启觉得这个可行,多来几个计策,迷惑敌人。
诸葛启茅塞顿开,吐出一口气,胸中郁气也随之消散了不少。
诸葛启心中有了打算。
……
两天后,许昌守军来了。
许昌驻军还是挺多的,有不少都是汝南投降过来的。
他们能用,但需要谨慎。
阳翟守军还可以,是最近新征召的。
双方加起来,也就将近一万人。
虽然只有一万人,但一半多都是甲士,这就拿下了武库的好处。
人到齐,诸葛启就带着人出发了,长社则是留下李途坐镇,李远随军。
行军一天,到达阳翟,稍作休息,第二天就再度朝着阳城赶去。
又花了一天多,方才和荀恺军会合上。
诸葛启带着大军赶来,绝对瞒不住王基。
而诸葛启也没有要瞒王基的意思。
王基在当天就得知了这件事,只是那个斥候不清楚敌军人数究竟有多少,加上诸葛启到时天有点黑了。
他只说敌军很多,这可让王基犯起了愁。
司马炎听说后,也是立马跑来找王基,并说:“将军,敌军刚来,我军已趁着他们身心俱疲时发动袭击,挫敌锐气。”
王基却是摇头拒绝,王基说道:“敌军绝非蠢人,有荀恺相护,前去夜袭,岂能成功?”
司马炎的建议屡次被王基否决,这也让司马炎很郁闷。
但司马炎没说什么,只是怀着一肚子郁闷走了。
王基在司马炎走后,也是立马派斥候出城去查看敌军兵力究竟有多少了。
如若真的很多,那王基就要考虑是否把城外的营寨兵力全部调回来了。
而这时候,诸葛启已经和荀恺见到面了。
诸葛启坐于营帐中的首位,旁边是李远和荀恺。
荀恺如实告诉诸葛启他这几天的情况。
对峙,并无战事,昨天文鸯派人来说了他那边的情况,也很闲,文鸯并没找到进攻的机会。
听完这些话,诸葛启点点头,而后道出了他带兵亲至的用意。
荀恺本来还在纳闷诸葛启怎么亲自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就明白了,这是有一场硬仗要打啊。
诸葛启在赶往阳城的路上,又对这个计策优化了很多。
其中,又加入了很多小计谋。
这些小计谋能不能成功另说,主要就是为了混淆视听的。
诸葛启也是受到了钟琰的启发。
诸葛启连夜分出三千人,由那个文鸯派回来汇报情况的人,带着他们绕过防线前去与文鸯会合。
这三千人赶在天亮之前离开营寨。
待到天亮后,诸葛启也给荀恺下达了命令,去攻打敌军营寨,但佯装战败溃逃。
“府君放心,属下一定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