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这话说的就已经很直白了。
在座的也就是聪明人,自然听得出来。
但没谁先发言。
何况,羊祜对司马昭本就有些不满。
司马昭此言一落。
过了许久,依旧是一片寂静,这可惹恼了司马昭。
司马昭顿时怒从心起,直接开始点名,第一个被提到的就是荀霬。
荀霬的儿子荀恺虽然在诸葛启手下,但荀霬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就畏惧司马昭。
荀霬听到司马昭提起自己,也不得不开口。
“大将军应当知晓我家的情况,粮食不多,如若大将军需要,我可以节衣缩食省出一些。”
司马昭瞪荀霬一会,脸上忽出笑意:“那就辛苦辛苦你和我妹妹了,这些天就节衣缩食吧。”
司马昭才不信荀霬家没粮食,还节衣缩食,那就缩去吧。
荀霬只是个开头,接下来司马昭看向了陈泰,陈泰见荀霬都免不了,也知道自己肯定也无法避免了。
便很识趣的选择了破财免灾。
陈泰当即开口:“我家中有存粮,本来是想着有灾情时拿出来赈灾的,但眼下情况确实危急,便先拿出解一时危难。”
陈泰的态度司马昭还算满意,很谦逊。
陈泰为人还是很低调的,在司马昭面前说话也都是顺着说的。
接着司马昭看向了杜预,杜预也是立马表态给粮食。
之后的裴秀和羊祜都表示可以资助粮食。
轮到王恂了,王恂说家中无粮,但他可以变卖东西换点粮食。
这话一说出来,司马昭怒了。
陈泰等人也是第一时间看向了王恂。
司马昭气急反笑:“好好好,我不要了,你就留着你的东西吧。”
这话一说出来,王恂也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似乎是不太妥。
环顾四周,发现陈泰、荀霬等人脸色各异。
王恂立马改口:“大将军莫气,变卖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您也知道,我平日里就好那些…哈哈…”
司马昭脸色异常难看,也不在挽留他们,委婉的表达,他们可以离开了。
但王恂没走,倒不是司马昭留下他的,而是王恂主动留下的。
等到人走完了,王恂上前几步,说:“大将军,眼下这个情况…您还信任他们吗?”
司马昭没好脸的看向王恂,怒气冲冲的说:“信任与否,与你何干?做好你该做的事,别再给我添麻烦就行了。”
刚刚王恂那句话确实是气坏司马昭了,倒不是因为王恂不愿意给。
而是当着陈泰等世家人的面,你表达出伱不想给的意思,要是司马昭再不发怒,那他们该怎么看司马昭?
妻族兄弟就可以徇私了?
特别是荀霬和杜预这俩妹夫也在,他俩会怎么想?
司马昭岂能不气?
“大将军,我也没给您添乱啊,我这就回去变卖家产还不行嘛。”
“不要了不要了。”
王恂略显尴尬,但还是又把话题拉到了信不信任陈泰等人的话题上了。
……
再看另一边,陈泰等人离开后,就各回各家了。
翌日。
荀霬一大早就去见了陈泰。
而陈泰同时又把裴秀、赵亭三人也叫到了家里。
陈泰会叫来裴秀和赵亭,纯粹是荀霬且主动向陈泰提起了诸葛启。
陈泰这才把裴秀和赵亭叫了过来。
赵亭不用说,已经暗中资助诸葛启了,至于裴秀则是他有这方面的意思。
至于杜预和羊祜二人…陈泰没和他俩过度接触,并不知道他俩是什么意思。
…
书房中。
陈泰几人同席而坐。
屋子里,就他们几人,再无外人。
书房外,陈泰也有安排人。
在场的人,也就赵亭暂时还不知道颍川的事。
因为赵蕤给他传的消息还没送到。
赵亭不明所以的问:“兄长,不知叫我来有什么事?”
赵亭感觉这会儿气氛不太对,感觉像是有大事要发生。
陈泰点点头,说:“阳城丢了,王基降诸葛启了,颍川全郡,皆入诸葛启之手了。”
“啊?”
果然,赵亭在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懵。
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赵亭之前和陈泰在一起谈论过诸葛启多长时间能攻克阳城,他们俩一致认为在司马炎和司马伷二人带兵支援过去后,诸葛启想要打下阳城绝非易事。
最快,也要两个月,甚至可能会打不下来。
赵亭甚至都有点后悔投资诸葛启了。
因为他觉得诸葛启在吃完他资助的粮食估计就没有余粮了。
结果···
打下来了。
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这时,陈泰出言道:
“缓过来没?”
赵亭点点头。
“这件事确实我也很意外,但这也证明,诸葛启确实有水平,虽然不知道王基为何突然反水,我猜测,应是诸葛启使计离间了王基和司马炎。”
陈泰猜对了。
在座几人都不是寻常人。
这个道理只要肯想,都能想到。
荀霬和裴秀也是赞同的点点头。
赵亭这会也意识到陈泰叫他来的目的了,立马表态道:“兄长如何做,亭皆随。”
“阳城丢失,诸葛启军必然军心大振,还有王基带军归降,我断定,司马炎和司马伷挡不住。”
停顿一下,陈泰继续说:“而朝廷却抽不出多余兵力去增援阳城,京师危矣。”
陈泰口中的这个朝廷指的是司马昭。
荀霬开口:“无需拐弯抹角,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就只说了,我的意思是全力支持诸葛启。”
陈泰点点头,表示他也是这个意思。
压力来到了裴秀这边。
刚刚赵亭已经表过态了,全听陈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