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屿遇到了麻烦。
从那日关闭实验室大门起,他已经在这里面呆了整整三天。
期间,实在饿的着不住了,他才会去门口拿些吃的,吃完又快速投入制作中。
累了就趴桌上补下瞌睡,三天的睡眠时间,加起来都不超过15个小时。
此时他就像个乞丐,白色实验服已经变成灰色,脸上胡子拉碴。
得亏每间实验室内都有厕所,不然这副模样走出去,估计要把陶芷卿他们吓一大跳。
“果然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便我脑袋里将整个制作过程模拟无数遍,正式操作后,还是出现了问题。”
“制作工程和未来资料的唯一改动,就只有一个。”
“原皮米技术采用的升降温方式,为气爆高温溶解法,因为条件原因,我将其换成快速光热处理工艺,但这个替换我已经做过十多次验算,绝对没问题。”
“那问题在哪呢?”
白屿呆呆望着桌面,脑中不停否定着一个又一个想法。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亮。
“我知道了!”
气爆高温溶解法的溶解速度,远超光热处理工艺,所以在未来科技中,制作皮米级产物时可以采用g(主动冷却法)。
但目前我的情况,用soak(浸泡法)才是最正确的方案。
而且,单一毫秒级退火能形成超浅的PN结,但由于受固溶度限制,相对应的PN结薄层电阻也会相应增加。
我还要调整摩尔算式的变量。
想通一切。
白屿将实验桌重新清理干净,这一次他信心十足。
PCB软件绘画电路板线路并缩放至皮米、打印线路、将打印过的线路板件浸泡至石墨烯中、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半自动光雕......
白屿有条不紊进行一步步制作。
十分钟后。
白屿突然一拳砸在桌子上,发出一声沉厚闷响。
“错了!又错了!还是不对!”白屿用手拍打额头,发出焦急的声音。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以为能成功,但却失败了。
比这更可怕的是,在失败低谷,好不容易见到远处希望的曙光,千辛万苦跑到后,才发现那只是幻觉。
所以白屿迷茫了,他现在甚至不知从哪里找问题。
望着电子显微镜下的试片,白屿眉头皱成“川”字。
如果肉眼去看,试片上什么也没有。
但要是透过显微镜放大至100皮米观察,可以看到一颗灰色的物体。
如果将镜筒放大至50皮米,一个电子元件便呈现出来了。
再放大至10皮米,便可以见到元件上一根根井然有序的线条,那是板件线路。
但要是仔细观察,会发现线路并不笔直。
“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白屿在科研上其实还没有遇到挫折。
不管是人体放电技术,还是破解梅林素数,亦或是之前改良电子显微镜,虽有波折,却都在他的掌握中。
但现在,这个一开始信心十足的皮米粒子,却如同一扇高大的铁门横在面前,他站在铁门下,犹如蝼蚁般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