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公闻言双目一亮,点了点头道:“好好好,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永定城有你们这些后生在,咱们庄子上的人一定可以过的非常好!”说罢转头对众人道:“各位乡亲父老,你们中若是有人想要搬家的话,这一次就可以跟着这三个娃娃前往永定!”
众人闻言自然都是一脸的欢喜之色,其实他们早就有了这个打算,只是这次跟着秦安世这个大将军进城的话更加踏实一些。如此以来他们就更加感激秦安世,一个劲的夸秦安世能干。秦安世原本也有这个打算,他这样做既帮助了庄子上的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又帮助永定城充实了一些人口,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相信李国兴知道之后心中也会极为欢喜。
对于李国兴来说人口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就有了一切,有了人兵源也会源源不断,有了人田地也会有更多人来耕种。大旱三年,整个大宁帝国几乎所有的城池都存在减员,更有甚者,许多城池几乎变成了一座死城,可见旱灾是多么的严重。所以几乎所有的义军占领一地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召回本座城池原住民,能召回多少就召回多少用以恢复生产。
秦安世看着叔公苍老的面容,心中有些不是滋味,秦叔公原本是有三个儿子的,老大参军,在一次剿匪的过程中死去,老二走镖也是遇到了土匪,被土匪杀死。老三走的倒是完全不同的路子,但最终却被活活大的饿死,要说秦家庄谁最苦,此人莫过于这位叔公。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强撑着主持秦家庄的一切事物,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如今的叔公就是个孤寡老人,百年之后也不知道谁会给他送终。秦安世恭敬的道:“叔公,我想把您接到永定城久居,您就和我和我住在一起,今后我来给您养老送终,不知您能否答应?”
秦叔公大概是没想到秦安世居然动了这样的心思,心头一震。他那有些浑浊的双眼有些湿润,却是笑着摆了摆手,感叹道:“你和孩子能有这样的心思实属难得,叔公知道你现在有本事,莫说养我一个老头子,就是再养十个你也顾得过来。只是狗儿啊,你叔公老了,老了老了就喜欢回忆,故土难离啊。永定城虽然好,但是却不是你叔公该去的地方啊。”
秦安世知道叔公的性子,他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于是话锋一转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每月送面和土豆过来,等将来旱灾过去日常所需都由我来给您供应,我还是要给您养老!”
叔公深深的看了秦安世一眼,最终点了点头道:“好!就听你的!哎呀,老头子三个儿子虽然都短命,却得了一个将军儿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天之意,我领受,我领受了!”
秦安世奉养秦叔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他们两个实际上是一个祖宗,都是秦氏一脉的人,这个没有跑,所以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这也是为何秦安世会动这样的心思。
三日后秦安世领着大部队返回,去的时候一百人,回的时候却将近三百人,秦家长几乎一多半的人都选择离开故土到永定城去。还是那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都想过更好的生活,之前他们不到永定城生活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资格,朝廷不允许。但是现在永定城相当于秩序重建,城内的百姓少了一大半,又有秦安世这个将军,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三百多人的队伍行进起来自然是更慢了几分,从日出到日落一日赶路,终于到了歇息的时候。时间很快就到了后半夜,秦安世早已经进入了梦乡。突然却觉得自己怀里多了一个人,接着自己的身体就连续翻滚了三次,嗖嗖嗖,……这是利剑划破虚空的声音。
秦安世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听见谢歌柔的声音在其耳边响起:“有刺客!”
刺客?他娘的又是刺客!自己这些日子可是经历了不少的刺客,这他娘的又想刺杀谁?还没等秦安世将心中的疑问问出来,谢歌柔就在其耳边接着道:“他们是冲着你来的!”
一时间秦安世头皮发麻,有刺客,还他娘的是冲着自己来的,自己的命什么时候那么稀罕了,还专门有人为了买他一条命专门雇佣了刺客!秦安世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就在秦安世思索之时谢歌柔已经将其拽到了一个大树后面,随后自己身形一闪不见了踪影。
要说起来这些刺客做事还是极为有分寸的,他们攻击的目标只有秦安世,寻常的百姓他们没有刻意攻击。就连随行的一百兵士他们也没有攻击,他们要对付的只有秦安世。秦安世见此情景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眼中寒光一闪,不由的自语道:“军中有人想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