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景对他们的决策没有任何异议,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尽快释放郑原。
“郑指挥使与张芝并无任何私怨,完全都是为朝廷办事的!眼下要对全城进行搜检,如果有了锦衣卫的协助,也将会是个很大的助力。”钱景说道:“我知道,他先前的行为确实有不当之处,但此时也正是用人之际,还望内阁对此案的最终裁决能有所变通。”
“绝无可能。”
没想到,杨羡竟是斩钉截铁道:“法律乃是立国之根本,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一介武夫?况且,此时放了郑原,岂不正是授人以柄?长平公主更有借口反对朝廷了!此事绝无商量的余地。都察院理应依律严判,最后的裁决也会在三日内抄送司礼监。”
钱景真是服了!
这些读书人,遇事就爱较真认死理儿!本来各退一步就能圆满解决的事,就非要揪住不放?郑原现在关在诏狱里,就算你们真判他个斩监候,就一定能斩得了吗?!
说到底,是杀还是赦,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钱景一时火大,但还是压着性子劝道:“杨阁老,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必事事都要做得这么绝呢?”
杨羡却仍是寸步不让:“冤杀张芝一案,事实清楚,他本人已当庭认罪画押;再无任何辩驳的余地——分明是他郑原自己把路走绝了,与别人什么相干?”
那个郑原也是真的蠢!
当初就已经反复交待过了,不管堂上问什么,只管往许方身上推嘛!反正主谋已经死了,你顶多就是个从犯;就算是抵死不认,横竖你现在是官身,他们又不敢对你动刑!怕什么呢?
——唉,反正我已经尽力了,都是你自己不争气。
其实,说到底郑原终究是许方带出来的人,多少有些居功自傲,并不十分服他的管教;而钱景现在还要指望内阁出面解决问题,也犯不上为了他跟杨羡闹得太僵——长平公主如果真的起事作乱,靠郑原肯定是摆不平的,还得是内阁才能与她抗衡。
“行吧,那就让他再多关两天吧。”
——
时近中午的时候,在顺天府衙役的指引下,城防营参将和五军营的两名校尉一同来到观澜楼。他们拿着加盖朱批的内阁签发的军令,三个部门、带着百十人全副武装的队伍,联合执法的意味很浓了。
其实,京城三大营说是朝廷的精锐,但现在的战斗力也很是有限。
在镇国公主统率三军跟鞑靼作战的年代,三千营是骑兵中的精锐,五军营是骑步联合,神机营是火器火炮。最初的三大营有近十万人,但如今国库匮乏、军力废弛,当前驻扎在京中可供调动的不过三万余。
其中,还包括九千余失去火器装备的神机营。
以现在的军力,即使全部调动出来进行全城搜检,即使一切顺利,也至少得十几天才能完成初筛。因此,先后次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杨羡向来的作风,最棘手的难题都会放在最前面来处理。
“就是这里了。”
顺天府派来一名衙役当向导,带领众人来到观澜楼门前:“长平公主从万寿宫出来之后,就一直住在这里。”
“愣着干嘛?……去敲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