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佳瑶心头缠着另一桩事,对于能不能出门去,倒不是那么在意。 年佳瑶穿针引线,静心道:“你若是想出去看看,不如去求求三妹。” 翠儿惶恐道:“奴婢不敢,奴婢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年佳瑶缓缓下针,道:“我什么年纪,三妹才几岁,她好出门去,我这么能轻易出门。” 对于外面,年佳瑶自然是向往的,可到如今,她连想,都变得稀少。 年佳瑶如今就想着,绣好了这幅凤穿牡丹图,还得给自己做双鞋,鞋面得是绿色的。 红色的袄裙,衬着一条鸭青色的裤子,裤脚镶着两块蜀锦,水笙这一身衣裳一穿,苏氏看着就觉得欢喜。 水笙伸着手臂,将身上这套衣裳,展示给苏氏看。 “这样才对。”苏氏斟酌道:“这衣服得配金玉,去把我从京里带回来,专门给这孩子做生辰的那套首饰拿来。” 许氏欣喜道:“我替三姑娘谢谢夫人。” “谢谢娘。”水笙将手握在身前,比划着作揖。 苏氏目光移向许氏,赞许道:“你们讲水笙教养的不错。” “奴婢不敢邀功。”许氏屈身道:“主要是因为姑娘聪明。” 丫鬟端来一个铺着大红绒布的托盘,上头承着首饰盒。 “过来瞧瞧。”苏氏向水笙招手。 水笙见苏氏将首饰盒打开,托着托盘的丫鬟,曲着腿,将托盘的高度,降到水笙能看见的位置。 整一套首饰,数一数,要有十几样,工艺着实精巧。 水笙倒没有闪瞎眼,她前世虽然没有拥有过,各种名贵的首饰,但看也是看过不少的。 苏氏拿起一对掐丝珐琅金镯,“这一套戴在身上,你这一天就别想动了,先将这对镯子戴上,让我瞧瞧,再戴些什么合适。” 水笙头发疏黄且易断,每过一段时间,总要修剪一番,并没有特意留长。这会儿,水笙的头发,被梳成两个小小的团髻,发髻顶上缀着两朵,镶了红宝石的小金花。 由于是出门游玩,和该打扮的轻便些,这样也就够了。 苏氏满意道:“这剩下的,派人送水笙房里去。” 头上多了东西,水笙明显感觉到,脖子承受的分量更重。 苏氏握住水笙的手,道:“手别乱动,若是镯子上挂了头发,有你疼的。” “我想看看。”水笙拨弄着手上的桌子,抱怨似的道:“出去好麻烦呀……什么时候能出门?” 苏氏搂着水笙,道“等那些下人准备好,咱们就能出发,也不知你爹这是想得这是哪一出?” 水笙表现出的期待,让苏氏也渐渐期待起来。 “开心吗?”苏氏揉揉水笙的脸。 水笙嘴咧的老大,“开心。” 出门一趟,极其繁琐,从年遐龄决定要出门,到真正出门,拢共准备了半个时辰。 出行的用的车马,赶车驾车的车夫,随行的随从,浩浩荡荡一行人,走在路上,能让路上的行人,自动让开一条道来。 三人坐在一辆车上,并不显拥挤。 水笙眼中满是好奇,这种车在影视剧和影视城里也看不到,那种水笙见过的,都是经过艺术再加工的。 年遐龄说着自己的安排,“咱们先去饭馆用餐,我让人去兴云楼,提前准备了一桌席面。然后呢……就去湖上泛舟,水笙还没坐过船吧?” “船是什么?”水笙明知故问道。 见女儿一派天真,年遐龄看了一眼苏氏,道:“是该带水笙出来瞧瞧,连船是什么都不知道,可不像我的女儿。” 苏氏努力抿嘴,她可不能笑出声,让老爷听见了,以为是在笑话他。 “她还小,不知道也正常。”苏氏嘴角忍不住翘起。 “我这不就在教她。”年遐龄将座位,移到水笙身边,掀开一角帘子。 水笙立刻扒住车窗,一刻不错地盯着外头,将外头的人和景,都印在脑子里。出门前,许氏叮嘱过,让她不要四处乱瞧,不管到哪里,都要安安分分,听苏氏的话。 年遐龄指着外头铺子摊位,道:“你瞧啊,那个摊子,卖的是风筝,他想是不识字,就在支着的帆上画了只风筝。他旁边的店,是卖……” 苏氏在一旁含笑眼前,眼前这一切,也许不合礼数,但却看着暖心。 沿街叫卖的货郎,挑着担子,来回呼号,货郎的眼神最是老练,眼瞧着湖广巡抚的车架里,坐着的是什么人,立刻大着胆子上前。 货郎陪笑着道:“小的给老爷安。” 年府的随从上前驱赶,“快走,快走。” 货郎拿起货柜上插着的一只面人,道:“老爷,老爷给姑娘买只面人吧,仙女儿的。” 年遐龄让水笙坐回车内,别往外看,而后才向随从吩咐道:“将那面人买下来,别再在路上耽搁。” 视线转回到车内,年遐龄问道:“有没有被吓到?” “没有。”水笙摇摇头,兴致却不高。 “来。”苏氏起身,道:“到我这边来,孩子。” 水笙摇摇头,并没有动。 苏氏看向年遐龄,确定道:“看来是被吓到了。” “那怎么办?”年遐龄手足无措。 苏氏头疼道:“先别说话,让她静静,说不定一会儿就忘了。” 外面的东西脏得很,哪能随便看。 水笙在刚刚,真的是被辣了下眼睛,她穿越到现在,就没看到过那么脏的人。 可以肯定,那个货郎,已经很努力的,让自己看上去干净整洁,但依然看上去一言难尽。 水笙不由想,同样是穿越,若是穿到货郎那样的人家里,她可能撑不到过年。 想到这里,水笙忍不住,想掀开帘子。 “怎么了?”年遐龄正关注着水笙。 水笙指指外头,道:“想看。” “好……”年遐龄将帘子固定好,道:“那咱们继续看。看到那是什么没有,那是鱼,还没有烧熟的鱼,不能吃。” 一群渔夫提着鱼篓,满载而归,鱼篓里放不下,渔夫用柳枝穿了鱼,直接拎在手中。 世间百态,民生故事,一一在水笙面前展现,渐渐地,水笙脸上有了笑容。 “真好……”水笙喃喃道。 “是呀,真好。”年遐龄感慨道。 年遐龄看见一位百姓,远远地向这里行礼。 在车中端坐着的苏氏,出声道:“好了老爷,再看,孩子的心就该野了,到时候天天吵着让你带她出来。” “怎会……”年遐龄放下了窗帘。 武昌山多水多,武昌城内,也有几处湖泊,这兴云楼就建在湖湾处,临湖的雅间,更是风景绝佳。 “年大人来了,小的一早就候着,夫人和姑娘好,请往里面走。”饭馆的跑堂,将手上的长巾往肩头一甩。 兴云楼里,常年为年遐龄备着一间雅间,就算年遐龄不来,也会一直留着,那间临湖的雅间,是这兴云楼里,看风景最好的房间之一。 临湖的二层小楼,倒也不算稀奇,水笙家里,甚至还有一幢三层楼的,被年遐龄用来做了书屋。 “想到处看看。”年遐龄适时地问道。 “嗯。”水笙还不犹豫地道。 “不行!”苏氏立刻阻止道:“这里人多手杂,容易出事。” 水笙一定不定,也不言语,只眼巴巴地看着年遐龄。 年遐龄一时心软,劝和道:“孩子头一次出来,看什么都新鲜,看看又怎么了。找几个人跟着,不会有事的。” 苏氏总是妥协的那一个,“那好吧” “娘,我饿了。”水笙真的似的,揉揉肚子。 苏氏牢牢握住水笙的手,道:“那咱们就上楼吃饭。” 水笙暗暗松了口气,她有点怕,怕她爹娘生气。 雅间十分宽敞,且有两间,里头是用餐的地方,外头这间同样放了桌子,用来上菜的时候,做个停放的地方,也避免传菜的人,打扰到用餐的娇客。 四四方方一张桌子,已放了四碟冷菜、四样蜜饯、四种干果、四盆鲜果,凑了十六之数。 因有女眷在,兴云楼的掌柜带着太太一同来,给年遐龄及夫人请安。 年遐龄不爱这些虚礼,道:“让他们两口子忙去,如今正是最忙的时候,不必在我这里耽误。” 掌柜也不客套,隔着屏风,说了今天的菜品安排,便利索的离开。 等着年遐龄和苏氏都坐定,水笙还迟迟不入座。 这里虽只是二楼,可窗外的景色,却让水笙不断流连。 正午的太阳直射在窗外的湖面之上,碧绿的湖水波光粼粼,湖面上,行着数只小舟,舟上摇橹的船夫,划破一袭金水,留下一条碎玉一般的痕迹。 水笙看得入神,她真的很久,很久没有再看到过,这样的景色。 不等许氏将水笙抱在饭桌前,水笙已自己转身,不再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