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观望着场中发生的现象,他顿时不知该如何去说了。
那一道道高声的言论,全是代表着决然。
生气是有的,欣慰也存在。
两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情绪波动,此刻竟在楚风星辰般的眼眸中水乳交融。
它们一左一右浮现在眼眶内,随后便促使少年的面庞悄然出现改变。
好家伙,他居然诡异的笑了!
“很好,很好。”楚风弱不可闻的呢喃道。
据大楚史册载录明言,这满朝文武皆为一人发声呐喊的场景,还只在百年前曾出现过。
也就是天宝年间,有官员大臣因为出行遇见刁民拦道,下面的护卫出手莽撞,意外失手弄残了一位老百姓。
当时的初代先皇知道这件事后,对此震怒非常,于朝堂上扬言要剥了这名官员的仙鹤服,然后吊在游龙道上以示严惩。
在那个鼎盛的年代,民要比官重得多,与今时今日倒是极为相似。
多亏当时百官纷纷仗义执言冒死求情,初代的愤怒才得以被无形化解。
拿这个故事来举例,无疑是想说明一点。
便是大楚已经很久没有看见文武百官们,能够站在如此统一的阵线了。
所以很难得,有欣慰。
两件事虽性质不太一样,但场景却大致相同,令人不免怀念。
“你们呐,如果以前就能这么团结互助。”
楚风不由得感叹道:“那我大楚又何至于蒙羞,落得任人欺负,沦为七国垫底的地步呢!”
他没有做出决定,而是感慨了起来。
人命关天,间接杀人,这话都不假。
可是这里面包含着有意跟无意,得明显区分开来。
若为有意,荒北兄弟必难逃法网追责。
若为无意,理应死罪从轻处置才对。
楚风将目光投向了前方的青年左相,遂询问道:“王寅,你有什么看法。”
呃,王寅闻言,脸色开始变得些许古怪。
心想这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他能有什么看法。
自己如果敢站在群臣的对立面,以后这文首的位置恐怕也坐得不会很踏实。
尽管他早就超凡入圣,可一样有很大顾虑存在。
不过既然陛下发问了,王寅也知道无法逃避。
他先是看了看跪地的梁先觉,而后又抬头看了看万里无云的蓝天。
青年在仔细思考,要怎样才能既不损害法律的尊严,又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
“诸位,请听我一言,可否!”王寅陡然环视全场,然后高声道。
群臣闻言,顿时齐声回应。
“可!”
“愿闻左相高见!”
大臣们之内心此时多有忐忑和不安在蔓延,毕竟王寅地位非同寻常。
此人虽年纪轻轻,却已经臻至大楚文首之位。
无论武道境界,又或者是学识方面,皆呈现出无可挑剔。
所以他的话对接下来要如何定罪,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可王寅并非完美,其唯一缺点便是为人过于正直,所以群臣百官想让对方完全倒向大家这边,估计有些不现实。
那么这个心理准备,还是要有的。
青年旋即微笑着开口,道:“我们终究会在各种事与愿违中自渎,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也不过日落跟晚风。”
“有人喜欢日落,有人则喜欢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