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燕王朱棣的靖难军收起了营帐,大量士兵在营中集结。
八千兵马分成三个军阵,左中右三军分别列阵。军人数最多大约为三千人,其余两路大约各为两千五百兵丁。
左军先行出发,与前几日有些不同,他们的前锋部队都是燕王府的护卫与以前燕山卫的将士。
走在最前面的左军前锋队伍,手拿的是以前燕王的“燕”字大旗,而不像其他两路军队拿的是靖难军的大旗。
清晨的微风中,旧日的燕字王旗轻轻舞动,清风徐徐,笙旗如画。
郑海想起了一句话:“从前,日子过得慢,车、马、邮件,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五位骑兵走在最前面,手擎“燕”字大旗。
燕山卫的骑兵,个个身穿对襟红衣锁子甲,腰挂腰刀与长弓,身背箭囊。
坐在马背上,郑海看着长长的队列,想起了以前初次燕王的情景。
那时,燕王的大军也是这样擎着旗,骑兵在前,步兵在后……
那时的燕王穿着金色的铠甲,骑着白马,威风凛凛……
一匹枣红大马缓缓走来,马背上的张玉胡须有些花白,额头上的皱纹犹如刀刻,三五道皱纹清晰可辨。
张玉骑着马,来到郑海身旁,轻轻拉住缰绳:“郑小兄弟,为何大军前锋部队是以前的旗帜与装扮?”
听到张玉的声音,郑海回过神,扭头看向张玉。
一身银灰色山字铠甲,张玉已经五十七岁,面容有些沧桑。
郑海手持缰绳,向张玉抱拳:“张将军,他们就是此战的秘密武器。”
“你说的重大情报,就是这个?”
张玉眉头一皱,额头上的皱纹密布,犹如千层饼。
看着张玉脸上的惊讶与困惑,郑海微笑着,解释道:“这不是情报,而是我们针对那个情报做出的应对,是破敌制胜的关键。”
张玉依旧是一脸困惑。
他想不明白,这燕王以前的王旗,燕山卫的服装有什么用?
这又算哪门子情报与对策?
不管张玉是否明白,郑海没有再做任何解释。
抱拳向张玉告辞,郑海轻轻蹬了一脚马肚,率领着斥候小队,跟上左军的前锋。
“大人,看张将军那模样,好像依旧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吧?”冯致远驱马,紧跟在郑海身旁。
“现在不明白,等到攻下怀来,他自然会明白。”郑海看向冯致远,又道:“我吩咐的事,你安排下去没有?”
冯致远回禀:“大人,放心,我们的兄弟已经换了服装,混在前锋中。”
斥候在前,骑兵随后,步兵殿后。
燕王的三路大军列队前行,一路奔向怀来城。
怀来城上,一名眼尖的哨兵发现了护城河对岸的“燕”字大旗,快速发出警报。
“禀宋都督,城外发现燕王的军队。”
城外发现燕王军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宋忠的府衙。
“什么?城外发现燕王的军队?”宋忠一身铠甲,有些微微惊讶。
一旁的余瑱禀告道:“宋都督,我了解燕王的兵力。他进攻居庸关时,兵力不到一万,我们有三万余人,足足是他的三倍。将军大可出城迎敌,燕贼定然不是将军的对手。”
都指挥余瑱是从居庸关败退,前来投靠宋忠的。他了解燕王的兵力,宋忠在兵马人数上确实占据很大的优势,而且城防坚固,可攻可守。
“呵呵,燕王来得正好,这是自投罗网!本都督原打算进军居庸关,没想到他竟主动前来。”宋忠一脸兴奋,看向殿中手下,下令道:“余瑱、彭聚、孙泰,你们跟我出城迎敌;庄得与其他人坚守城防,防备燕贼偷袭。”
宋忠带着两万大军出城迎敌,以原属于燕王的燕山卫为主力。
燕王朱棣制造北平事变之后,夺取北平九门,诛杀燕山卫指挥使卢振等人。
宋忠借机污蔑朱棣残杀燕山卫的家眷,称朱棣造反,血洗北平城,将燕山卫将士的家属尽数屠杀。
宋忠原本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在煽动士兵情绪与编造故事方面很有心得。
他编造了燕王屠杀燕山卫将士家属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什么尸横遍野,流血漂橹,燕山卫所有将士的家属不分老幼,统统被朱棣下令斩杀了。
他还令手下现身手法,说得生动逼真,燕山卫上下都信以为真。
原本燕山三卫是燕王最忠实的军队,经宋忠这么一捣鼓,燕山卫上下将士成了最仇恨燕王的军队。
一听到燕王带领军队前来进攻怀来城,燕山卫上下愤慨,都争着要出城找朱棣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