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别问,我科举 > 第103章 乡试(一)

第103章 乡试(一)

贡院内的号舍一律由南向北排列,长短不一,长列约有百余间,短列不低于六十余间。

完全相当于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巷子,巷口门头上写有某某字号,其中还备有号灯和水缸,这是方便考生晚上走路上茅厕,不过这水却不是用来喝的。

只见号房内长十尺、宽八尺,比当初考院试的号房大一些,起码可以躺直身体了。

里面却只有一桌板、以及可以当凳子坐的床板、一个烛台。

八月初九为第一场,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3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200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300字以上。

待全部士子入了场,号板敲响之后,考试便正式开始了。

乡试的第一场,时间上可谓是争分夺秒。

可以说,贡院的规矩是一年比一年严,可这仍抵不住士子对于科考高中的进取心。

李宁安打开试卷,开始看自己手中的考题。

乡试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一共七道题,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这七道题已经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考中。

换言之历届乡试一贯最重视头场,虽说朝廷再三强调三场并重,但考官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数千份考卷一日阅览完,肯定是看头场考卷时的精力最为旺盛,后两场的名次判定基于第一场来考虑。

四书题的第一道,题为“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此句出自《论语·里仁》,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人,聪明人利用仁。

因考乡试的缘故,李宁安思考的略微久了些,但他知道考场内时间紧张,思考得差不多了,于是提笔准备写。

李宁安呼出口气,开始磨墨,他发现磨墨时可以静心,平稳下情绪。

砚台被磨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提笔答题。

此时李宁安周围,大多数考生已经答了有一会儿了。

太阳越升越高,日光正不断的炙烤着大地。

空气中渐渐传来了饭菜的香味,李宁安恍若未觉,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他将单衣胸前的领子拉大,上面垫了块毛巾。

一方面可以散散热,另一方面是防止汗水滴落在考卷上,这要是真的污了考卷,那你就坐在号舍里面自个哭吧!

仿佛已经不知炎热,他趁着此时答题非常顺畅,准备一鼓作气将这篇四书文给写完。

直到过了午时,看了看日晷快未时他才暂时停了笔,拿起兵士早就放在一旁的两个蒸饼。

蒸饼就是馒头,果然乡试这种大考就是不一样。

府衙更是不敢在吃食上掺假,在座的的那位不是秀才生员,若是那个脾性急的跑去哭庙,事情过后别人哭不哭他不知道,但是管理此事的官吏一定会吃瓜落。

无非就是几文钱,考场上来钱的路子多了,倒是不至于为了这个两边不讨好。

靠近他号舍的衙役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只是神色略显讶异。

正值夏季,蒸饼放了有一会不过尚存些余温,李宁安先将考卷规整好,然后拿起蒸饼配着竹筒里清水吃下去。

随后起身在号舍里简单走动几下,轻揉了揉太阳穴,让自己保持些清醒。

大约休息了一刻钟,他便接着作答,这一写就到黄昏时分,前胸后背的衣衫已经汗湿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