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呀?差点就被商队主是拐到福建下海去了,要不是信州那里设了卡,我怕是都回不来了。”
李宁安真没想到这小子出去数月,经历这么丰富。
言罢,两人便往李宁安住处走,刚走到房门口,往自己屋里一看,李宁安瞬间呆住了。
只见床上、地上、柜子上还有桌凳上到处都是礼物,厢房的院子门口,院墙角都用砖块搭起了灶台,可能又是从村里四处借的大铁锅直接摆了一排。
这是又要办宴席?
可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多时,李宁定就过来叫他,“兄长,二爷爷来了。”
李宁定嘴角含笑,李宁安上去就给了他一脚。
转眼就看见李金檐跟着李金辉等人进来。
“宁安,这回可真是扬我常德士子风采,今日可真是大喜呀!”
看着二爷爷进来,李宁安直直的在李金檐面前跪下。
“多谢二爷爷教导之恩,如此才有孙儿今日之学业。”
话毕,李宁安在地上板板正正的磕了三下响头。
李金檐不禁面露感慨,一旁的许氏马上前去拉他,“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等李宁安起身后,又面向李金辉和许氏郑重的跪了下来,对着两人跪下叩首道:“多谢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
许氏最是心疼孙子,当即有些控制不住,上前将他扶起。
将李宁安抱在怀里,她竟流起了泪来。
孙儿中不中举人倒是其次,可是这孩子有了出息,她算是放下了心。
接着,李宁安还要郑重的对王莲英和李明溪叩头。
王莲英很是激动,自己的儿子如今是真的出人头地了。
她并没有想着望子成龙,作为一个母亲,她最初让李宁安读书的目的就是觉得这孩子体弱,在地里刨食肯定受不了,便想着让他换个活法,以后的日子会舒坦些。
每每看着儿子夜以继日的奋力苦读,她便心疼极了,生怕孩子的身体没在干农活时遭不住,却因为读书熬坏了。
可是想着劝阻儿子放松些,但李宁安对读书的投入,却让她怎么都不忍心说出劝阻的话来。
李明山特意看了看许家族老,发觉他们欲言又止,有些不敢上前,感觉有些奇怪。
别看许家族老当时知道李宁安中举时说的挺起劲儿的,可真当李宁安回来后,他们都不敢说什么。
当事人在这,而且李宁安又是少年中举真怕说什么话,给人得罪了。
将一众来拜访的大族乡绅好好送走,又给乡里乡亲说了明日举办宴席的事,一家人便回前屋说起了正事。
看许家人迟迟没有提及关于怎么处置举人牌坊和解元匾额的事,李金辉当即便提到,“既然宁安已经回来了,那咱们就想着牌坊银,还有解元匾额给挂起来吧!”
解元牌坊和解元匾额是朝廷给予这些举子们的荣耀,牌坊银是官府拨给举子们修建牌坊所用,早在李宁安回来前便有府衙拨了下来。
许鹏昌的老爹此时开口说道,“宁安,这解元匾额我看还是直接放到李家的祠堂合适些。”
见到许老头竟然如此说,李金辉等人都有些讶异。
这老头子,怎么一阵一阵的,先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强硬的很嘞。
许老爷子,李宁安肯定认识,他是许鹏昌的老爹,更是李宁安的舅姥爷。
解元匾额一般都是挂在举子们住宅的大门上,寻常来讲举人牌坊同样是立在家门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