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安观察了两天砖窑烧砖的情况很是发急,不仅砖块易断而且烧制很不完全,这么搞,还不知道院子得建到什么时候。
之后就想着大概是因为烧砖的原材料并不是很好,都是从村里河中或是地里找的瓷土。
不仅仅是粘性不够,连砖块的承重能力更是不达标。
自己大概懂一些,便想着替换一下原料,给二叔描绘了半天才让他明白粘土和页岩有什么特性以及模样。
李宁安又写信托赵琪在府城中寻了些煤矸石,他们家经商面相对广一些,少量的村里倒是能够找到一些,可建房子这么点儿肯定不够。
经过定型和高温焙烧试了好几窑,烧废了好几次才控制好温度制成了烧结砖,跟之前所想的肯定大不一样,但肯定比自己烧的土砖强太多。
这么多活儿这么多活儿,年底肯定干不完,一直到正月快过完才全部建好。
忙活了好几个月所弄的成果终究没让他们失望,住在农家土院,肯定不能像城里一样建造什么青砖大瓦房。
只是相较于村中的院子,院墙看起来更加平整结实,在李宁安强烈的要求下院子同样铺满了石砖。
为了好看他还让李宁池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去河边找了些鹅卵石,镶嵌在地上做成了石子路,既然要整,肯定要整好,仿照着二爷爷家的湖做了个池塘。
跟二爷爷家的那个大湖真是不能比,但却尽显温馨,院子稍微紧凑了些但看起来很是雅致,池塘边种了不少树。
可这腊月天树枝有些稀稀落落的,并不是太好看,真要是等树郁郁葱葱大概要开春之后了。
最让李宁安惊喜的便是自己的院子,他住在左边的小院,这里靠近后山很是幽静。
可能李明溪是怕有人打扰他读书,专门整了一面墙将主院隔开,独独留了个拱门供人通行。
搬进小院还没住几天,李宁安正在院中读书,就听见门口来来回回的,到处都是脚步声,显得很是杂乱。
略微皱了皱眉头,李宁安打开房门。
李宁定正准备敲门,脸色略有些慌乱,手中拿着白布条。
看到李宁安仿佛有了主意,“哥,出大事了。”
李宁安一看白布,顿时脸色骤变,“怎么了?可是家中有人出事儿。”
发觉老哥看着自己手上拿着的白布,李宁定这时才知道老哥是理解错意思了。
赶忙组织了一下语言,“是县衙里传来消息,说是皇上驾崩了要你过去,爷爷让我将这白布条挂在院门上。”
缓了口气,李宁安才平复下来。
转身打了李宁定一下,说话没个准,总干这种大喘气的事。
同时有些惊讶,自己先前是说过靖安帝已至古稀,先前显现的一直都是垂垂老矣的状态。
可从来没有说过皇帝卧病之事,毫无征兆,怎么突然就驾崩了呢!
李明溪步伐匆匆的跑了过来,“快点吧,你二爷爷唤你,你们一块儿去县城,孝服等你奶奶找到直接放车上。”
点头应下,顾不得整理书案。
临上马车时,李宁安发觉而爷爷略显憔悴。
这才反应过来,二爷爷从太祖皇帝一直到如今的靖安帝两朝为官。
正准备穿戴孝服, 李金檐伸手将他拦下。
“现在倒是不必,等到了县衙再穿也不迟。”李金檐知道的事儿肯定多些。
“临”即哭吊死者,皇帝驾崩当日或三日内,群臣都要临,并进名奉慰。
从驾崩当日算起的第十四日和第二十一日,每隔七日开始,群臣要入临,四十九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