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未大亮。
随着习惯李宁安不自觉地睁开了双眼,略觉胸口有些喘不动气。
低头一看,才发觉林寻正缩在怀里。
自打三岁起,他便从奶奶屋里搬了出来,现在突然两个人搂着睡在一块,猛地有些不太习惯。
他自己一个人都睡的久了,林寻这一压让他感觉浑身酸痛。
将妻子脑袋小心挪开,缓缓起床。
只听林寻发出“嗯”了一声,心中一紧,赶紧回头看了她一眼。
见她仅是皱着眉头,翻个身还在继续睡,这才放下心来。
将被子掖好,轻手轻脚下床。
好在昨晚上衣物没有乱丢,伸手拿过衣服赶忙给自己套上。
李宁安推门出去,只见自家和隔壁的院子都是静悄悄的。
搞场喜宴,他还不是最累的,家里人前前后后忙活了一月,恐怕此时都还沉浸在梦乡。
院子基本上是一片狼藉,昨天闹得太晚根本来不及打扫,今早可能还要忙活一阵了。
简单洗漱一下,打开院门,呼吸了两口新鲜空气,只觉神清气爽。
随后就开始自己的日常训练,首先在村子中慢步走会儿,舒展舒展筋骨。
走一会儿后,就沿着自家小院开始跑步。
在府学时,他最爱的训练就是射箭,可惜君子六艺府学环境太差,连个靶场都没有。
简陋的演武场地面同样坑坑洼洼,跑步时都要再三观察脚下,别因为一个小坑将自己给绊倒了。
自从他在府学学会射箭后,便在宿寝不远处的树上挂个自己手制的木靶子,为了防止伤人,尖锐的箭镞肯定要取下来,顶部用布料包裹,沾上研磨的红色粉末判定环数。
雍朝可没有文弱书生这个称呼,只要进入府、县学都要习得君子六艺,每岁考试是容不得忽视的,体测不过关者直接影响学业评分,参加乡、会两试全都会形成阻碍。
孔子虽不一定是“武林高手”,但也肯定与“文弱书生”的形象毫无关系。
“文人自古多习武”的说法多是与孔子所授“儒家六艺”有关。
“礼、乐、射、御、书、数”是后世儒生的基本课程,其中射 (射箭) 、御 (驾驭战车) 都算是“武”的内容。
儒生大多是文武兼修的。
习武不单单是为了科举考试时克服数日作于号舍的辛劳,更多的是朝廷对此要求严格,文士参军在雍朝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数不清的边塞诗歌记载过读书人的参军梦,虽然部分边塞诗人只是“前线记者”,“武力值”究竟如何不好断言,但真从军的文人也有不少。
半个时辰后,家人开始陆陆续续起床,李宁安自己跑出了一身汗,可心里感觉舒服极了。
李明溪出门一看,才发现这小子不知何时竟已经醒了。
当初李宁安娶妻之前,李明溪怕儿子太老实啥都不懂,还不予余力的讲解了一番。
李宁安听的云里雾里的,略有不解地问道:“爹,我不明白,说的什么呀。”
李明溪瞪了他一眼,道:“这有什么不懂得,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
直接让李宁安一脸懵圈,说的浅显点多好,传授儿子倒是把自己说害羞了。
李明溪一大早看到李宁安满身大汗回来的时候,很是惊讶。
这小子怎么还如先前那般似平常一样早起啊!
难道昨晚没洞房?还是真的读书读傻了,男女之事不是身体的本能,怎样都可以自学成才吧!
“宁安,你今天怎么起那么早?”
李宁安拿起挂在晾衣绳上的毛巾擦擦汗,笑笑道:“习惯早起了,每天不出去跑一会都会有点不太习惯。”
李明溪笑着摇摇头,又仔细看了眼儿子脖颈,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