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别问,我科举 > 第140章 天下有道

第140章 天下有道

李宁安开始看出来的考题,让他奇怪的是,第一场卷子上的题目中规中矩,没有丝毫的特别之处。

李宁安略略松了口气,中规中矩总比稀奇古怪要好的多。

他自感基础还算扎实,这样一来作答的就不会太差。

会试一定会有区分,压轴的题目看来是在后面两场了。

明明已经出了太阳,可京城的天气却还是冻得人慌。

这还是穿了数件单衣的情况下,李宁安一边哆嗦着一边构思考题。

摩擦着手心,只觉得科考的考生都不容易,这天气冻得脑子都容易抽筋,可还得做出皓皓之白的文章来。

天气分外冷了一些,李宁安看题外加上摩擦手掌,防止手指被冻僵了,身体不自觉地靠近了火盆。

凝凝神,认真审起了题来。

第一题很短,只有几个字——“身隐诡谲。”

此句出自《礼记·正义》,原句为“身隐而行诡谲,以作后世之名,若许由洗耳之属是也。”

看到题目的一瞬,李宁安不由长出一口气。

这句话讲的是许由,他相传是上古时期的一位隐士。

尧听到他的贤德,便多次向他请教,更是曾想让他做继任者,可许由不愿接受。

帝尧后面更是想让他任九州长官,可他却不想被这种世俗的名利诱惑,到颍水清洗他被名禄玷污的耳朵。

《礼记》此句表明了许由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行。

这放在以前李宁安肯定不会理解,可是明白了现下的儒家风气,以及读书人对信义的重视,便渐渐看透了事情的另一方面。

主考出这种题就是带着一丝隐喻,君子要遵循道德。

可李宁安心里却生出几分不耐,全是些道德君子,却没有实干兴邦的落实之言。

即使心中不喜这种题目,李宁安同样按耐住心情,开始闭眼沉思了起来。

此时考场中极为安静,想必其他考生一样在思索如何破题。

“正义”这个篇幅所出的一段话,便不能脱离这篇文章的本意。

其实会试写出的文章,未必会比他平日的文章更好。

只是能进入会试考场的,肯定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会试只需将平日所学的全部发挥,那么写出的文章就不会差到哪去。

李宁安沉思片刻后,就不再犹豫。

在稿纸上写下“遵道而行,则能择乎善矣。”引用朱子的话,来抛出破题的思路。

等破题想法写出,李宁安便开始循序渐进的继续构思接下来的解题答案。

将心态放松,李宁安自知时间充足。

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写文章,不过会试的文章还是能早些写完为好。

毕竟天气寒冷,手都伸不直。

在这狭小的号舍里要度过好几日,随后的状态肯定不会如刚开始一般精力充沛。

念及此处,李宁安将脑中构思的文章在稿纸上写完

自科考以来,他就养成了先在稿纸上写之后再誊抄的习惯。

不然犯了低级错误,但凡多加一笔一画,就可以和这场考试说再见了。

到那时肯定是后悔莫及。

随后一篇文章写完,李宁安先在稿纸上写出此题的句意,然后再加入自己对文句的阐释,很快就将第一题解答了出来。

在稿纸上写好之后,李宁安又从头到尾细细的读了一遍。

觉察出自己的阐释有别于其他考生作答的核心,这样的解答不会显得很出众,也不会平淡无奇。

经义不像策问一般需要角度奇特,立足创新,只要压住考题的立意,便不会取得太差的成绩。

为了防止考卷抄串题,检查无误后,李宁安就拿过答题卷,把自己的解答誊抄了上去。

写完后,李宁安搓了搓手,再去看下一道题。

此时他不由怀念起了在武昌贡院时的舒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