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怕题卷不小心掉落到炭盆里,李宁安并没把炭盆放置脚边,而是挪到了身后靠前的位置。
那边不挨着作答的木板,可以说是整个号舍里最安全的地方。
这是没办法的结果,要让一切可燃物品远离火盆,虽说炭火已熄灭,但还是有零星的火花飞出。
如今自己正锁在考舍里呢,若真不小心起了火,他一个人根本没有跑出去的机会。
这可不是李宁安自己吓唬自己,这种考生被烧死在号房里的事,可是发生过的,有先例存在。
还因为号舍连排的,这一着火还不知道能跑掉几个。
贡院里每列号舍前后都有两只大水缸摆着,一只足有千斤重,水蓄的很满。
这是开考的前几日,兵士们特意检查后将空的水缸里装满水。
如此,若真要有了火患,有水可以救援。
这水可是不能喝的,李宁安进来是探头瞄了一眼,水缸两侧都堆满了污垢,水同样泛绿。
不过只是防范于未然,只要有水防范就好。
李宁安觉得与其事后拼命找补,还是尽量避免的好,就是不知道贡院名列的规矩中,号舍在考生未交卷时,不得开启在火灾面前是否有效。
反正自己小心些总不为过。
第一场的三天考试很快就过去,等到申时大伙儿差不多都交了题卷后,号舍的门锁就被兵士给打了开来。
稍后大家就要出了考场,所以在考生交卷后,院内巡检考虑到考生的心态,准备将考生放出来放放风。
不说可以自由走动,可是考生能够在自己龙门附近走动。
只是不允许考生靠近号舍了,不单单因为还有考生作答,若是让上千考生肆意走动,那么贡院里还不乱成一团了。
李宁安也出了号舍,待在里头作答时还好些。
可若在里无事可做,更是挤在狭小的号舍里,自己总感觉喘不动气,再者自己在号舍里已经待了三天了,幽闭恐惧症都快出来了。
或许是还有两场试未考的缘故,害怕会自乱阵脚,所以大家都很默契的没有过多讨论这场考试试题的心思,问到痛点那岂不是要崩溃。
而且对于经义来说又不是考帖经,有着一定正确的答案。
策问与经义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作答的完美无缺,即使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还有要看看考官的想法呢!
贡院里的号舍自有其排列方式,李宁安他们这一排是差不多有数十件间,这会儿大家大多都已答完。
站在过道上,看着人数可是真的不少。
人人都感到疲惫,既然不想多聊试题,那么为了消磨时间,考生们拿着考篮扶着墙,开始相互介绍着自己。
说实话三天坐在里面是真的熬人,有的考生已经不堪重负的瘫软在地上。
平时讲究斯文的士子,今日却无人过多计较,毕竟大家现在都半斤八两。
说起来,他们这也算是有了同考之谊。
若此次都能够有幸考中,那么往后在官场上更是妥妥的“同年”。
如此一想,自然就更加亲切了,聊起来就显得更为热络。
还有几个聊的特别投缘的,相互私约考完相聚。
李宁安与左舍考生聊天得知,他是南京江宁人,今年已至三十,他已参加不下三次会试了。
听他说完,李宁安能明显听出对方话语中的自。
会试三年一次,三次那就是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