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别问,我科举 > 第145章 放榜前奏

第145章 放榜前奏

等到一众举子出贡院后,整个常德会馆的气氛就变了模样。

他们不仅在贡院里冻的不轻,而且出来后还病倒了好几个,赵琪直到现在还躺床上起不来。

会试发榜是在二月底前就要出结果,然后奏请天子发榜。

于是在紧张而凝重的氛围中,会馆中的气氛就显得更加压抑了。

考生们出贡院后,里面阅卷的各房同考官和主考官却齐聚一堂,他们经过数日煎熬,最终将草榜拟定。

草榜上填的只有考卷上对应的考生号码,是寻找不到对应的人名。

拟定好后让外廉官将这些号码对应的原本考卷一一点清,然后贡院要锁起来。

待到朱卷与考卷一一对号后,文吏细查无误,才可将朱卷和考卷封存储于堂前明示,到明日才会正式填榜。

临到最后既是呈给皇上过目,若无疑虑则依次报录。

之所以经过皇帝这一步,在于重视会试前三意味。

一旦确定榜单,会元无论如何都跌不到殿试一甲之列,到时皇帝对于会试榜首存疑,主考官连同贡院里面值守一月的官吏都没有好果子吃。

呈送皇上是为了防止他到时候挑刺,驳了所有人的面子。

其实在草榜出来的这个时候,一众考生们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

因为有哪些人会上榜,又有哪些人会落榜,在这一天后就被确定下来,第二天正式的填榜并无实质性的意义,顶多就是皇上拿朱笔更改几个贡生的名次。

时间悄然来到了二月二十五日,这本来只是一个很寻常的日子。

中午在会馆前堂吃饭的时候,李宁安就听到有常德举子说道:“今天会试榜单出来了,礼部尚书已经奏报天子,今科选定的名额可比上科少多了,只有三百一十五个名额,等皇上过目,差不离这两天就要放榜了。”

这话李宁安耳朵里一听,此时反而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了。

不过时间会过的很快,也就是这两天的功夫,到时候一切都会板上钉钉了。

说话这人李宁安也认识,名叫邹启明,靖安二十二年的举人,已经连续考了三场会试了,现在是第五次参加会试。

这一到而立之年,举子应试的心态就会发生改变。

首先便是年龄太大,纵使为官,为政受限同样会颇多。

再就是说要是这次还考不上,大概他自己的心态就会崩了,对下次会试毫无信心。

所以多半到了这个地步都会走吏部授官这条路。

不过吏部可不会在意你年龄是大是小,该排队还是得排队。

要是有关系,那就另说了。

所以这两年屡试不第的考生一方面,在积极备考,另一方面就是与在京的同乡官员走动频繁些。

他们都会提前准备,而且更热衷于和主管官吏评定升降的吏部官员打交道。

两人平日里还算相熟,李宁安和他说的话还算多,因为他也是桃源人。

这会儿正坐在对面桌和其他举子闲聊他了解到的这次会试的信息。

在坐吃饭的举子之所以都相信,就是在于他对朝廷动向最为关注,若他都不甚了解,恐怕没人能说道一二。

“这些日子怎么不见那些常德老乡过来了。”

黎敬浩这会儿边吃饭边说道。

常德会馆自然就是常德及下面几个县的士绅、商人们一起开办起来的,主要是接待来京的常德老乡。

不过平日里同样开门做生意,只是在会试年月才会专门去为来京的举人们老乡们提供帮助。

从过年时,在京的常德士绅、商会就会隔三差五来这里一次,每次都会带上不少东西给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