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所有举子满怀期待时,黎敬浩、邹启明和张伯远已经聚在一起商量明天一早一同前往北京贡院观看榜单。
届时,他们还可以看看和他们同年的其他人。
他们把李宁安也拉了过来,心里默认了李宁安一定在榜上。
这让李宁安有些不知所措,如果他未能上榜,那将会尴尬至极。
几人聚在一起,不仅仅是为了明天观看榜单,还希望与同年们建立更多联系。
当然,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结识本省的贡生,还想认识其他省份的优秀人才。
今后作为同年,在官场上相互扶持,互相照应,才能走得更远。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官场上尤其如此。
大家通过共同的年份、地区等方式,组成各种小利益群体,期待更好的发展。
对于常德会馆里的人来说,接下来的时间将更加漫长而艰难。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上榜的机会正在逐渐消失。
排名越靠前,竞争越激烈,自己是否有这个水平呢!
不知道已经有多少报喜报子过去了,根据时间推算,可能已经报到了一百名左右。
失望的情绪在众多举子心中蔓延开来。
赵琪的面色更加苍白,李宁安欲言又止,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赵琪,毕竟他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是否上榜!
远处传来了一支队伍奏响的喜庆乐曲声,随后渐渐消失。
实际上,在这一刻,李宁安也有些搞不清楚情况。
远处又传来了锣鼓和唢呐声,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大。
所有人都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大门位置,希望那支报喜队伍能够迈入这里。
然而,当鼓乐声在众人耳边响起时,当报子真正涉足常德会馆时,众人的激动情绪才真正爆发出来。
李宁安注视着那些双眼如喷火般的举子们,心中也在揣测此次登榜的是谁。
没让他们等太久的时间,或许是看到举子们望眼欲穿的样子,报子快速常德会馆前走过。
在隔壁的江西会馆停下了脚步,打开手中的喜报,声音充满激动的大声读道:“庆宁四年丙辰科会试捷报,恭喜江西南昌府谢希仁谢老爷荣登甲榜六十名,京报连登黄甲。”
不是这里啊!
众人未察觉下已经报到这了,六十名,这可是有机会上二甲的机会。
这一刻,那江西南昌会馆的商人们早已激动的站起来了,嘴里大声的叫好,同时手脚不慢的涌向了谢老爷那桌。
报录已经这么靠前了,众人哪还能坐得住。
到六十名时,李宁安已经是很耐得住的性子了,这会儿都不由生出了一分不安。
门外报录还在继续,到第五十二名时,李宁安只听报录人报的是“庆宁四年丙辰科会试捷报,恭喜湖广武昌府丁宇丁老爷荣登甲榜五十二名,京报连登黄甲”,
常德会馆众人自然都是听过丁宇的名字的,丁宇在去年的湖广乡试时是第一成为了解元,在会试中却仅排五十二名,会试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这一刻,众人视线不约而同地朝李宁安看过去。
李宁安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异常,然而内心却默默地念着“希望快点到来”。
从一百名到现在只剩下三十名真是一种煎熬,现在他不指望前五名或前三名,只要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在榜单上就足够了。
无论李宁安如何祈愿,报录人的脚步似乎已经走遍了京中会馆,李宁安仍然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提及。
说不着急是不可能的,他心中忍不住想,也许自己的名次靠前呢?然而俗话说“落袋为安”,在尘埃落定之前什么也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