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别问,我科举 > 第218章 党同伐异

第218章 党同伐异

好在牵涉的人不少,张国起没有特别针对,他是有气全都给撒了,涉及他孙儿死因的一个都不放过。

这就是李宁安以及一些朝臣不满所在,党同伐异已经扰乱朝堂秩序,借用职权处理心中龌龊当真落了下乘。

李宁安人微言轻难以干涉,简单宽慰一下老丈人,接下来只能坐看云起云落。

最近朝中都传潘世同疏通关系,允韦光柏陕西巡抚之职。

随着京察大计进入尾声,明眼人都能看出张国起现在是节节败退。

朝廷之中,属于张国起的人马都被清理得七七八八,韦光柏眼下要任陕西巡抚,大概就是为了即将施行的马政条例提前做准备。

山雨欲来风满楼,李宁安身处其中,却没有很强烈的参与感。

他和太子的师生之情倒是越来越深,某日讲课时,李宁安讲得起劲,太子也听得认真。

李宁安将课讲至最后一页时,就听太子在一旁夸他:“李先生讲得极好,赐金樽给先生。”

大概是不知如何奖赏,太子左顾右盼后,定睛在放于一旁的金樽上。

“殿下,为太子讲学是李中允的职责,金樽之赏太过了。”

汪温不知何时入了内,一开口就驳了李宁安的赏。

金樽之“樽”,既代表德高望重、知行合一,也完美融合华夏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蕴涵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精神。

金樽,承天时地利,得人和协调,金樽根植中华传统君子文化,非大才无一敢收,即使汪温不出声,李宁安同样不敢接受。

不过他也算是亲眼见识到汪温对太子的管束了。

太子要求被驳回,只得默默朝李宁安眨了眨眼睛。

李宁安与汪温见了一礼,数日不见,汪温气势更盛,他周身温和之气少了,锋芒更是尖锐。

“李中允,你为日讲,当教太子为君之道,莫让太子耽于玩乐,这并非为臣的本分。”

李宁安自认一点没把太子带歪,但既然领导是这么看他的,他也只能认了,汪温虽不入司礼监,但身上挂着秉笔太监的名头,除了九卿重臣,汪温是谁的面子都不会留。

日常凭着太子是他从小侍奉的资历,皇上近宦都给他几分薄面。

“下官遵令。”

“翰林虽无京察之忧,但东宫日讲之责非同寻常,来时潘阁老派人去翰林院传话,你既在东宫,我便于此说与你,你于月底前将明年讲课课业备案安排交到内阁,几位阁老会一同审核。”

他注意到,汪温这般说时,一直伴在太子身侧的内侍神色有些微妙,这内侍话语一直不多,但能在此陪伴太子,必然是汪温的心腹。

李宁安默默听从安排。

李宁安思忖了数秒,忽然意识到,汪温说的是明年的安排,也就是说,他这日讲官明年还得继续干。

莫非汪温没有打算找人换他了?

李宁安反思了一下他终究反应能力略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现代魂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