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接话道:“数量倒是不少,能有个几千斤,但成色差太多了,不是受潮就是杂质太多,得过了细筛才能用,不过匠作营那里有了好消息,咱们自己打造的头一批火铳,今天就能出炉。”
早在一开始,刘文耀就把所有的工匠与民户分开,专门成立了匠作营,不仅承担各种民用物品的制作,还负责打造火器。
“哦,终于造出来了,等这里的事完了,就带我去看看。”
待其他人都领命下去各忙各的,刘文耀和刘安来到了军堡南,位于郁洲山深处的一个匠造场,这里是专门建造用来打造军械火器的,非常隐蔽。
空地的木架子上,整齐地码放着十只新打造好的火铳,刘文耀随手拿起一杆,掂了掂,分量很足,弯曲的木质铳托也很趁手,铳管上还嵌着准星照门,以确保射击的精准。
负责火器打造的管事叫黄贵,四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身体还算精壮,是从京师里所带来的匠户中手艺最好的一个。
“侯爷,这些是照着您给的样子打出来的,绝对的精工细作,我这就演示一番,让您现场看看成效。”
黄贵命人在五十步外竖起一块木耙,然后拿起一杆新造的火铳,熟练地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倒入引药,再从前端倒入发射药和铅子,抽出通条捣实,点燃火绳,三点一线,对准五十步外的木耙扣下了龙头扳机。
第一铳脱靶了,黄贵有些尴尬,连忙又再次装填,重复上述动作,结果第二铳也没打中,如是再三,木耙子上依旧空空如也。
黄贵又拿起一杆之前在天津缴获的八旗‘汉军’火铳,放了一铳,结果好巧不巧,命中了,铅丸深深嵌进了木板。
黄贵满脸尴尬地解释道:“侯爷,我黄家世代都是工部的匠户,小人更是十来岁就进了王恭厂,经手的火铳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以保证东西绝对没问题,只是这火铳的精度向来不佳,能不能中全靠运气,五十步外十能中一二,就算是烧了高香了,所以这玩意都是至少上白杆齐射,方能显出威力。”
一、二、三、四...
刘文耀没有说话,而是依次拿起两种火铳,心中默默数着点数,对着五十步外的木耙射去,同样没中,并且射击装填的速度比黄贵还要慢一些。
对于火铳,刘文耀也研究过一阵子,知道这种前装滑膛枪的弊端,为了装填方便,铅丸要比铳管内径小很多,这样发射后,在铳管内就会形成跳弹,虽然有准星照门等精度辅助装置,但依然很难瞄准,而且铅丸飞出后还会受到风向的影响,精度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