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能做到的事情,待遇不会高到哪里去,这是必然的规律,否则只会造成相关职业的冗余。
学医和学农,对自身的天赋、秉性要求更加严格,淘汰率更高。
意味着,能够达标的人数非常少,但只要学成,就是大夫阶级。
回报与付出对等,甚至高出一些,这样的选拔方式,才能更好引导国民选择更加合适的行业。
“臣,多谢公子给医者一条出路。”说完巫明子跪下大拜。
姒安今天的决定,直接决定了,医学在杞国未来的地位和发展潜力,而医术又是对国民健康最大的保护,如此恩德,值得他的大拜。
姒安赶忙扶起巫明子,“不止如此,官员的爵位传承,需要逐代递减一级,医者得赐上大夫爵位,只要子嗣能全部继承父亲的医术和仁德,达到中大夫爵位的标准,他就能继承父亲的上大夫爵位,传承不断,爵位不断。”
古代的医术和各种技术,都是依靠家族传承,每一家的传承,都是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
为了保证医学的传承和蓬勃发展,姒安愿意付出更多,让后人拼命去继承、发展自家的医术。
他要让“后继无人”这个词,永远不会出现。
巫明子激动得泪流满面,想要再次大拜,却被姒安先一步扶起来。
医者的地位,在后来的封建王朝都是低贱的,否则也不会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说法。
在贵族眼里,就算医者能治病,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地位依然不高。
求医时,放低一下姿态,已经是贵族们最大的让步。
在春秋时期,医学萌芽阶段,医的地位只会更加低下,否则也不用挂巫的名字吸引国民就医。
这样一个环境下,姒安愿意把医者的待遇,提高到官员都羡慕的地步,巫明子怎么能不感动?
作为限制,医者的爵位,最高只能到上大夫,否则赏罚失衡,对于整个国家体系而言,都是个灾难。
“巫明子先生,你可愿意成为杞国第一位医者上大夫?”
“臣愿意。”巫明子大拜表示感谢。
巫明子并不在乎官职爵位,但为了有更多人才继承、发扬医术,他必须替后来人接着。
“医学发展,我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未来医学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全靠巫明子先生了。”
若是穿越的时间节点晚一点,姒安还可以寻找医和等大神,依托他们的天才,完成医学体系的搭建。
春秋时期,医学还在萌芽阶段,无人可用,姒安只能靠现有的医者自己摸索。
“臣一定不负公子嘱托。”
巫明子不需要更多语言表述,他的生命从此刻起,就已经交给医学事业,交给他的伯乐姒安。
原有历史中,“中医”这个词,取自“上医治国,中医治人”。
在这个时空,医者因为爵位的特殊性,为了与爵位有所区别,依然出现类似大(dai)夫这个发音有别,字形不变的称谓。
“中医”这个词,依然是这个体系的代称,但含义完全不同了。
“中医”是这个时空的医者,不称“上”,而取“中”的谦辞。
同时也是源自,杞国把中大夫爵位,作为医者,医术、医德有所成就的标志。
上医,只属于推动医学发展,对医学有杰出贡献的医者,以及他们传承不断的优秀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