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家就是林大家,这对子作的,根本就不是我等可比拟的。”
“切,就你也想跟林大家相提并论,林大家梦游作的对子怕是都比你强!”
“你……你他娘的恁得辱没了斯文!”
对方大怒。
而就在此时,他猛然往下一瞧,全身巨震。
不光是他,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集体倒吸一口凉气,惊呼声连绵不绝。
“怎么了,到底怎么了?”
“好像……好像林大家又写了不得了的东西。”
“不是刚才刚写了一首不得了的诗作吗?又写啦,他……他什么脑子?”
议论之际,有人大声朗诵:
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整首七言律诗念完。
现场陷入了一片静寂。
所有人多在回味林策这首诗的内涵。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与那首《蜀相》不遑多让。
然而,未等众人从林策这首《咏怀古迹》之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有人又是失声惊叫起来。
“还……还有,林大家还有写了一首,在……在背面。”
“什么?还有,他一下写了俩?”
“乖乖,我滴个乖乖。”
“快,快念,林大家还写了什么?”
“写的好像叫《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随着此人一字一句的念出。
武侯祠外的诸多文人才子脸色再次变化。
而这一次,比之第一次变化还要巨大。
因为林策的第一首《咏怀古迹》只是一味的对诸葛武侯的赞颂。
而这一首其中却饱含了更多的深意,似乎有期盼大梦能够收复失地,天下一统的夙愿。
“好,好,真是太好了。林大家这首诗的立意当真深远,不仅缅怀了诸葛武侯,更是寄托了我大梦收复失地,天下一统的美好夙愿。”
“我高祖开国,圣祖开疆拓土。然今日,背地大片国土却是被大云所侵占,此乃奇耻大辱,皇上当肃清朝野奸佞小人,发兵北伐,将我大梦国土尽数收回,如此方不愧祖宗基业。”
老者振臂高呼,大声喊道,眼眶发红无比。
他在林策这首诗中看到对方对于天下一统的祈愿。
原来林大家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之人呀。
老者这般一说,一些尚不明诗词其中真谛的人也随即醒悟,开始暗自感叹林策之诗才之超凡。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清楚,如今大明国力衰微,朝中奸佞当道,早已经日薄西山,想维持现有局面都难,更不要说兴师北伐了。
而且朝廷有意放弃楼兰郡的消息也在民间传播,只是未曾得官方确认,大家都在等。
等事情成为既定事实,而后情绪彻底爆发。
“哼!北伐夺我大云之地,痴人说梦。”
远处,一座豪华的酒楼的包间内,听着下方大门文人才子的议论声。
一名身材魁梧,皮肤略显古铜的壮硕年轻人眼中迸射出一抹冷意。
“呵呵,殿下,自古最无用是读书人,我大云的国土就是我大云的,一群读书人发个牢骚却也改变不了什么,殿下何必动怒?”
身旁,一名青衣谋士淡然说道。
“本王自是清楚,不过本王心里就是不痛快。去查一查那写这首诗的是谁,他既然让本王不痛快,那待会儿在这文会,本王也定要让其不痛快!”
“是!”
扈从领命转身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