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熟视无睹的皇长孙
之所以在路上耽误了这么多天,是因为赵郢在路上顺道剿灭了几波水寇。
这些水寇,平日里聚啸云梦泽中,一旦组织官兵清缴,他们就退往大泽深处,又或者干脆换个地方上岸,扔掉手中的武器,拿起锄头,摇身一变,就成了安分守己的良民。
而官兵一走,就接着上岸掳掠。仗着熟悉水况,跟朝廷的兵马打游击。
地方官府,对此也头疼不已。
他们没有足够的水师力量,也没办法天天跟他们耗着。毕竟,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大军缴费,每一天耗费的都是钱粮,朝廷不可能允许他们每次都劳而无功。
故而,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困扰地方的顽疾。
但这一次,他们终于遇到了狠人。赵郢带着水师大军直接碾压过去,他们躲到浅小的河道,赵郢就让人换上随行的小船,穷追不舍。
一举荡平了数起贼寇。
剩下的贼寇,闻风丧胆,听闻皇长孙大军即将来临,纷纷做鸟兽散。
对此,赵郢也不多做纠缠。
此时,已经是月底,残月如钩,繁星满天,倒影在江面上,赵郢这只小船,就如同行驶在了漫天星河中。
但只要靠得近了,就能看到这些庄户们大多衣衫褴褛,面有菜色。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殿下,你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胡作非为,不管不问?”
一路走过,引得无数年轻女子,纷纷瞩目,甚至有些性子泼辣大胆的,还红着脸蛋,上前打听赵郢的家庭住处,姓甚名谁,瞧那架势,恨不得回头就能托媒人去自己家提亲,让赵郢不由哭笑不得。
惊闻言,举起酒杯,跟着赵郢一饮而尽,然后忍不住又伸手取了一条已经烤好的青鱼。
赵郢想起前世背过的这一首,忍不住轻吟出声。
到了他这种地步,早已经过了需要写诗装逼,又或者需要琴棋书画,来装点自己,显示自己才华的阶段。
“阿女姑娘,你可知,我为何对那些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自然懒得去抄袭,又或是篡改后世的诗词,来给自己装点门面。
他刚才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赵郢当即下令,水军船只,就地驻扎,自己所带的三千禁军以及随行官吏,舍弃船只,在张良的带领下,打着他的仪仗,大张旗鼓,沿着陆路进发。
地方百姓,什么反应,不好说,但地方官府,尤其是这段时间,被这些水寇折腾的不轻的地方官兵,无不拍手称快。
“那不然呢,要不姑娘你出手试试……”
阿女:……
然而,那烤鱼的味道,似乎越发诱人了,萦绕在鼻端,就像有一把小挠子似的,在她的心里挠啊挠……
“啊,殿下,不是还有阿女姑娘嘛——你看,我这只顾着这美食,竟然把阿女姑娘给忘记了——啊,对了,阿女姑娘,你忙什么呢,怎么还不过来一起吃……”
沿途之中,赵郢还看到了几处为了浇地用水,对峙争执的场景,也看到了湘江沿途数起私设关卡,收取过往船只税赋的举动。
阿女虽然听不懂赵郢说得这些,但却听出了赵郢话里面对老百姓的善意,一时间托着香腮,不由听得有些入神。
赵郢目光平静,如同水中的明月。
此时,繁星点点,水天一色,小船之上,灯火如豆,照在赵郢的侧脸上,越发显得赵郢英武不凡。
见皇长孙殿下不愿多说,惊也很识趣地闭上了嘴巴,扭过头去,专心致志地钓自己的鱼,似乎盯得认真了,鱼就会自己上钩似的。
……
还别说,他这身高体型,跟传说中的皇长孙还真有三分相似,故而,只要这货不开口说话,不认识,还真不敢怀疑他的身份。
惊没有说话,但一路跟着的阿女,见赵郢又心平气和地示意惊去交钱,则是真的忍不住了。气呼呼地拧过身去,不搭理赵郢。
赵郢如今的五官感知早已经超越了常人,虽然夜色之中,光线不好,但凭着小船上摇曳的灯火,以及水面凛凛的波光,还是把阿女的神态,看得一清二楚。
这么一来,竟然还真排查出不少隐藏在寻常庄户中的水寇。
执戟郎锥古,也得到了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换上了赵郢的装扮,坐镇军中,掩人耳目。
在他的指示下,张良和锥古的队伍,可以保持着自己的速度,此时距离郡城,还有大概一天左右的路程。
“谁稀罕!”
谁让自己长得这么好看,这么出众呢?
到了晚上,和惊两个人,随手网了几条青鱼,然后做起了烧烤。
眼看着架子上的烤鱼,又少了一条,而皇长孙殿下依然丝毫没有喊她过去吃的意思,阿女不由轻咳了一声,想提醒赵郢是不是忘了还有她这么一个人。
而赵郢自己,则带着惊和阿女,改乘小船,沿着湘江,一路南下。
等抵达长沙郡城的时候,也不过是用了七八天的时间。
赵郢哈哈一笑,举起手中的酒杯。
至于阿女,就是太漂亮了。
“你……”
也不招呼她,非常随意地和惊坐在船头,各自取过一只烤鱼。
只是勒令附近地方官府,按照大秦律令,严格排查地方居民,各村里典、伍老,以及邻居之间,联名具保,核实本村外出人员。
不由嘴角微挑,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惊似乎这才想起了船上似乎还有一个人,有些后知后觉地一拍大腿。
惊见状,颇为识趣地跑到船尾,装模作样地去钓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