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他长时间与赵云并肩作战,对赵云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可谓是心知肚明。正因如此,当面对如何处理这件棘手之事的时候,沮授表现得从容不迫、自信满满。
只见沮授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环顾四周后说道:“关于这件事情,就交由我来做最后的决断吧!我们可以借助这三名投降过来的将领,去向公孙度传递一个信息——用城池来交换赵云。不管最终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所有的责任都由我一人来承担。我坚信,以主公的英明睿智,必然也会认同我的这个选择!”
说完这番话,沮授的脸上流露出一种义无反顾的神情,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随后,那两万五千名辽东士兵做出了各自的抉择。其中约有六千人士卒毅然决定留驻镇东军,他们或许是被镇东军的实力所吸引,又或是看到了在此处发展的机遇与前景;而其余的一万九千名士兵,则在韩起、柳远以及柳浦这三位降将的率领之下,踏上了归返辽东的路途。
与此同时,韩起怀揣着一封沮授亲笔书写的书信。这封书信乃是以赵云之名发出,其内容主要是针对辽东军此前未曾打过任何招呼便悄悄潜入高句丽一事展开质问。信中的言辞犀利且毫不留情,充分展现出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谴责之意。
不仅如此,沮授在信里更是明确表示,如果武州方面就此事件向大汉朝廷上书弹劾公孙度,那么一切后果都将由公孙度自行承担。
此外,他还着重强调,倘若公孙度无法按照约定的期限交还玄菟郡,那么其长子公孙康必将被押送至长安接受审讯治罪。这番话语犹如一把利剑悬于头顶,给公孙度及其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沮授这一行为颇有恶人先告状之嫌,毕竟公孙康所驻军的地方——宽甸,其究竟归属于哪一方势力,实际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
要知道,此地若是归辽东郡,那公孙康驻军此地就合法了,所谓的武州弹劾,也就没有依据。
然而,此时此刻赵云的实力异常强大,犹如泰山压卵一般,公孙度深知自己根本无力与之抗衡。
面对如此强敌,他即便心中有万般不满和委屈,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哪里还敢去争辩宽甸的归属权呢?
在这场战役之中,公孙度可谓是损失惨重。他的长子公孙康不幸被俘,原本出征时浩浩荡荡的两万五千名士兵,仅有一万九千人得以生还归来。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整整六万石粮食被敌军无情夺走,两万多件精良的兵器也落入敌手,就连那五千匹宝贵的战马也未能幸免,全部被纳入镇东军的囊中。此外,其他各类辎重物资亦是无一遗漏地被收缴殆尽。
尽管这一万九千名残兵败将以及三位将领最终还是成功逃回了辽东,但他们如今的状况简直惨不忍睹,与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