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一、概述
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
人和哺乳动物:发热和伴有急性呼吸道症状。
禽类:急性败血症、呼吸道感染以至隐性经过。
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
非致病性:不会引起明显症状
低致病性: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H3亚型、H9亚型。
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Influenza,HPAI),一般是H5和H7亚型。
二、病原学
正粘病毒科
(一)形态与结构:
多形态,丝状、杆状。
(二)分型、变异
按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A)、乙(B)、丙(C)和丁(D)四型。
根据血凝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再分为若干亚型。
?变异与流行
甲型的表面抗原HA、NA最易变异,二者可同时变异,也可分别发生。
抗原漂移,是核酸序列的点突变,属于量变。中、小流行。
抗原转变,不断的突变积累或重组所致,变异幅度大,形成新的亚型,系质变,大流行。
三、流行病学
A型:
可自然感染猪、马、禽类和人。突然发生,传播迅速。
B型:
仅感染人,散发、爆发或小流行。
C型:
常感染儿童,多散发。
D型:
感染牛。
?家禽-流行病学
鸡、火鸡、鸭的易感性最高,其次是珍珠鸡、野鸡和孔雀。鹅、鸽、鹧鸪也能感染
传染源:发病及感染禽,带毒禽
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冬春季节多发。气候突变、冷刺激能促进该病的发生
潜伏期较短,一般为4~5d,最长为21天
猪:H1N1,H3N2;
马:H3N8, H7N7;
鸟:所有型,高致病:H5、H7;
人:主要H1N1、 H2N2、 H3N2
传染源:病畜(猪)
传播途径和方式:飞沫传播,呼吸道感染。
流行季节:天气聚变的晚秋、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
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
鸡:高致病力毒株(H5、H7)感染时,病死率很高。
?跨种传播机制
宿主特异性:不同动物气管黏膜上的细胞受体与HA特异性结合
禽、马IV:唾液酸α-2、3-半乳糖
人IV:唾液酸α-2、6-半乳糖昔
猪IV:对这两种受体都具有亲和性,猪的呼吸道黏膜上也同时具有这两种受体。
?猪在流感传播上的重要意义
猪是禽、猪、人流感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是流感病毒重组或重配的“混合器”,是流感病毒重排产生新流行毒株产生的“孵育器”,从而奠定了猪在流感病毒“禽-哺乳动物”、种间传播链中重要的“中间宿主地位”、“多重宿主”、“储存宿主”。
四、临床症状
突然死亡、高死亡率,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及产蛋量急剧下降。
病鸡极度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鸡冠、肉髯肿胀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
水禽有明显神经和腹泻症状。
五、病理变化
急性:全身肌肉和组织器官严重出血
腺胃乳头、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消化道黏膜,特别是十二指肠、呼吸道黏膜、心冠脂肪及心内膜出血,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
低毒力毒株:呼吸、泌尿生殖道
死亡率不高,而产蛋率和受精率及孵化率下降,卵巢退化、出血和卵子破裂;
肾脏肿大,内脏的尿酸盐沉积;
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
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