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盯着我干嘛?我脸上有字?看书啊。”
“别老盯着书,我写的这些批注你也看!”
顾诺仅讲了一部分《千字文》,她发现贺昕霖一直在走神。
“你今天怎么心不在焉?”
“母后……儿臣做了个梦。”
顾诺关心的问,“什么梦,是噩梦吗?”
“说不好。”贺昕霖不知道怎么跟她说,挑能说的说,
“梦中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父皇还没登基的时候。”
前朝贺景州察觉贺珩修在暗中培养势力,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害死老皇帝,强行登基。
他登基依仗皇城世家的支持,老皇帝都知道世家的弊端,他却为了登基,再一次把世家的地位捧起来。
导致世家疯狂侵占民间资源,在老皇帝留下来的烂摊子上,加了把火。
“许多人活不下去,有妇人甚至照顾不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土匪比现在多得多,几乎有点实力的人,六成落草为寇。”
“像吕均那样的规模,放在当时,根本不够看!”
吕均抢银子没杀过一个人,当时的土匪烧杀抢掠,到了需要派军队强行镇压的地步。
他们是为了活着成为土匪,深究原因分不清到底谁的错。
“外公的天狼军,原本是驻守边关的防卫军,只用抵御羌胡国进犯,结果被指挥补完东边的窟窿补西边,满晟国的跑。”
“跑来跑去有用的话没关系,可就算这么跑,每天也有数数万万人饿死!”
提起那个时候的顾洵,贺昕霖叹息,
“儿臣之前去军营历练,外公提起往事常说后悔。”
“后悔什么?”顾诺问。
“后悔自己在老皇帝死后不干脆,想置身事外。”
顾洵不想卷进皇权争斗,只想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他的选择没有错,错在正逢动乱之际,身在局中谁也跑不了。
太平盛世,才有置身事外的选择。
顾诺听到顾洵以前的事,说出自己的理解,
“他是把所有事揽在自己身上,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失为一种解法。”
“依照当时的情况,你父皇就算登基,也需要花数年时间才能将世家连根拔起,羌胡国虎视眈眈,晟国其实没多少时间。”
“羌胡国看见你父皇登基,与其等晟国在你父皇手里休养生息,他们为何不立马大举进犯,趁晟国还弱踏破国门,抢夺领土?”
“所以不管怎么选择,都免不了一战,你外公他这么想,是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囚牢。”
怪不了顾洵,他只是想救更多的人,已经尽力做好当时,面对的每一个选择。
“时局总是在推人往前,身不由己。”
顾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发现贺昕霖眼睛崇拜的盯着她,
“当时天狼军被调走平息土匪,羌胡国确实有进犯的意思,看见晟国自己乱起来,便想再等等。”
这一等,等到贺珩修迅速崛起。
当时贺珩修起兵,羌胡国不看好。
认为他迟早得输,是垂死挣扎罢了,不甘心皇位被贺景州所夺的秋后蚂蚱。
等着贺珩修和贺景州打起来,自己坐收渔利。
结果贺珩修用兵如神,扭转战局,不仅把贺景州打败,连同羌胡国都忌惮贺珩修,生怕贺珩修杀红眼,带着旋荣营和天狼军,杀到草原来。